“好的艺术一定是面向人民的”——在黎明《青年毛泽东雕像》研讨会上的发言

        分享到:
        2012-06-01 15:40:44
          我至今还记得老院长胡一川先生,经常在广州美术学院全院师生大会作报告时所爱说的两句话,一句是:“好的艺术一定是面向人民的。”另一句是:“做人要老实,艺术上要调皮。”胡院长所说的上面这两句话,影响了从广州美术学院走出来的几代艺术家。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几十年就过去了,我觉得黎明历时四年为长沙市桔子洲头创作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就是胡一川院长所说的面向人民,受到人民群众喜爱的一件好的艺术作品。
          黎明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建成后,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有多位党中央领导同志,前往桔子洲头去观赏《青年毛泽东雕像》,中央电视台在2010年元月三日晚七点的《晚间新闻》报导中说:“元旦一、二日两天之内,长沙市有八万人前往桔子洲头观赏年前建成揭幕的《青年毛泽东》雕像。”今天,又在这里隆重召开由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中国雕塑学会、广州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办,由长沙市桔子洲开发建设指挥部承办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创作的研讨会。可见黎明创作的《青年毛泽东雕像》,业已引起社会各界广泛的重视,业已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影响力。现在,长沙人常常自豪地说:“桔子洲头的青年毛泽东,是我们长沙和湖南的标志!”“是长沙和湖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廿一世纪的新体现!”这也足以说明,《青年毛泽东雕像》的产生,是顺乎党心和民意,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毛泽东同志客观和公正地进行评价的体现。



              青年毛泽东雕像的立项背景

              我认为,要深刻认识和正确评价黎明创作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在当下中国社会,思想和文化建设,以及在美术创作中的积极的现实意义。首先,有一个如何认识和评价毛泽东的问题。
              为了有助于把问题谈得顺理成章,我想从黎明授命创作的《青年毛泽东雕像》的立项之前,有关《青年毛泽东雕像》为何会选择在长沙市桔子洲头兴建,及其相关的历史人文环境的情况,扼要展开来说一下。我认为,黎明的《青年毛泽东雕像》之所以产生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而不是20世纪50和60年代,也不是在20世纪70或80和90年代,关于这个问题,应当从历史和人文背景,以及社会变革的大环境来进行分析和认识。
              在由南向北、横贯古城长沙、将市区分成东西两个城区,以其巨大的陆地横巨于宽阔的湘江之中的桔子洲,如果从高空中俯视,桔子洲很像一根绿色的长飘带绵延十里,因岛上以盛产柑桔而得名的桔子洲,其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自古以来就成为古城长沙市民和外乡来的游人,乐意前往游历休闲的佳境胜景。
          湖南人民、长沙人民希望在长沙市的一个有意义的地方,做一个伟人毛泽东雕像的呼声,由来已久。2004年深秋,长沙市委在得到省委的认同下,专门邀请省会长沙有关人文历史、园林建筑和雕塑等各方面的专家,围绕着能否在桔子洲头敬建一尊毛泽东雕像的可行性,并在桔子洲专门召开了一个论证会。
              在那个论证会上,有一位据称是“留洋”专攻“环境艺术”的“洋博士”,在他的抢先发言之中,反对在桔子洲头建立毛泽东雕像的意向。说什么“不要再搞类似十年文革中那样的个人崇拜了。”“不要再搞所谓的‘宏大叙事’”,不要再搞“过时的英雄主义”和“领袖的偶像崇拜了”。“洋博士”在他的发言之中,重唱在廿世纪八十年代“非毛化”的老调子,极力反对在桔子洲头兴建一座毛泽东雕像。按他所提出的主张,是要将桔子洲头“打造”成一个类似北京“七九八”那样的“现代主义”和“抽象主义”的艺术园区。因为,他说他“前不久去北京798参观考察”过了。北京已在大张旗鼓搞后来被台湾著名学者何怀硕先生,严肃和尖锐批评为“西方人在中国的土地上建立的‘心灵的租界’”的“七九八”艺术园区。
          因为“洋博士”的“洋帽子”吓人,在“洋博士”发言之后,会场冷却了几分钟,主持会议的领导点名要我接着发言。我说,我拥护与支持省委和市委有关方面领导,顺乎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决定在桔子洲头建立毛泽东同志雕像的设想。我不赞成刚才这位博士先生所说的在桔子洲头建立毛泽东同志的雕像,就是搞所谓过时的“英雄主义崇拜”和搞“领袖的偶像崇拜”或者“个人崇拜”。我认为,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敬仰和崇拜的先贤和英雄人物。一个没有先贤英雄和偶像崇拜的民族,是个没有希望的民族。我认为把桔子洲头打造成北京“798”那样的现代主义艺术社区,与桔子洲头的历史人文环境很不协调,而在桔子洲头建一个毛泽东雕像,却是很适宜的。我认为,省市委领导的这个设想的可行性有如下两个理由:
              (一)桔子洲头的历史人文环境、毛主席的那首词,更使长沙桔子洲头世界闻名。长沙人民普遍认为在那里适合做一个毛泽东青年时代的雕像;
              (二)经历廿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那股“非毛化”的错误思潮以后,至今已快二十多年了,特别是自邓小平同志面对那股“非毛化”的浊浪,挺身而出站出来为客观公正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过,非常动情地讲公道话,令人肃然起敬。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说:“如果没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中国人民也许至今还在黑暗中摸索。”从而使那股“非毛化”的错误思潮受到了遏制。自那以后至今快过去三十年了,现在,大家都能较为冷静、客观和公正地认识和评价毛泽东同志,对中国革命和新中国建立与建设的伟大贡献。尽管现在在社会上,在思想文化领域,还有极少数人对毛泽东同志怀有不共戴天的仇视思想,一有机会就要进行咬牙切齿的咒骂,口头的或文字的攻击,或采用视觉艺术的方式恶意贬损他和丑化他。我认为那也无妨,那些东西毛泽东同志在生前见识得可多啦!如果毛泽东被人咒骂、诽谤和攻击就倒了,那他就不是毛泽东了!
              从湖南湘潭韶山冲那个偏远小山冲里走出来的农村少年毛泽东,从小就饱受中华优秀传统思想和文化的教育和熏陶,在长沙湖南第一师范求学读书期间,又接受了从国外传进来的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西方先进思想,从而开始树立了救国救民、立志为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命运的伟大理想和抱负。在毛泽东身上,深刻体现了湖南人的“敢为人先”,湖南人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敢作敢为,坚忍不拔,顽强拼搏,吃苦耐劳和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霸蛮精神和坚韧的奋斗精神。黎明的历时四年完成的《青年毛泽东》,很好地体现了青年毛泽东的这种思想风貌,胸怀和气魄,青年毛泽东雕像在形象塑造方面,采用朴实、雄浑和大刀阔斧的雕塑艺术语言,很好地将毛泽东青年时代写的那首《水调歌头》的词意,形象塑造得生动而又大气磅礴。把毛泽东的精气神都很好地体现出来了。雕像自建成以来,会受到从中央到省市领导的好评,备受专家们的肯定,得到社会各界人民的普遍赞誉,是理所当然的。

              青年毛泽东雕像的学术价值

              黎明创作的《青年毛泽东》雕像,是国内迄今为止塑造毛泽东形象的第一尊超大型的雕塑作品。用这些年来某些“当代艺术理论家”经常挂在嘴上的“宏大叙事”的概念来看,《青年毛泽东》雕像当然是“宏大叙事”的雕塑作品,而且是“宏大叙事”中的优秀作品。黎明的《青年毛泽东》雕像受到中央领导肯定,得到业内著名权威专家的好评,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爱的事实表明,某些“当代艺术家”和“理论家”,不分青红皂白地一概反对“宏大叙事”的艺术创作是毫无道理的。古今中外的艺术史表明,不但在古埃及有巨大的法老那样表现了宏大叙事主题的雕像;在古希腊有巴特农神庙和《胜利女神》那样“宏大叙事”的伟大作品;在前苏联有一百多米高的《祖国母亲雕像》。仅就这些年来某些“当代艺术理论家”所推行的,在艺术上要搞“全盘美国化”的美国来说,事实表明,美国政府是重视发展“宏大叙事”艺术的。如美国政府在美国南科它州一座山上,雕刻了美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超大型的四位总统像《美国国家纪念碑》,美国政府花了很多的钱建规模宏大的《越战纪念碑》,不都是为了要向世人宣扬美国精神的“宏大叙事”的作品吗?不都是要宣扬美国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宏大叙事”的作品吗?
              黎明祖籍虽是广西人,但他是喝湘江水长大的,他少年时代常在桔子洲头,与少年朋友结伴在湘江中游水。对毛泽东青年时代在桔子洲头活动的故事烂熟于心,对桔子洲头那面墙壁上雕刻有毛泽东书写的《水调歌头·桔子洲头》的著名词篇熟悉到能够倒背如流。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历史悠久的湖南湘楚文化,湖南人的敢为人先、坚忍不拔,勤劳执著,不怕困难,能够吃苦耐劳,认准了目标就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对少年黎明的思想、品性和气质的塑造,有着深刻的影响力。
                  1980年秋天,一位朋友领着黎明来见我,经黎明所作的自我介绍,使我对已是个快二十三岁的青年黎明,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黎明出生于1957年,就是说文化大革命暴发的1966年,他刚好是上小学的9龄童小孩。由于文革的“天下大乱”,中小学的教育混乱到什么程度,会给黎明那一代孩子造成什么样的消极影响,是可想而知的。所幸黎明的父母都是中南大学的前身中南矿冶学院的干部,从小受到的家教很严。而他的小伙伴也都是校园中的孩子,大都单纯、天真、朴实、可爱,未染上文革中某些在个人思想品行方面的毛病和不良习气。
          在黎明与我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诚实地告诉我:“我一连几年考了三次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都没考取,明年就满24岁了,按高考规定只有最后一次参加高考的机会了。想跟钱老师学雕塑,准备明年再考一次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作最后一次拼搏。希望钱老师能收下我这个学生。”接着,又让我看了他随身带来的画得很好的素描写生作品。
              黎明当时给我的第一印象,让我觉得眼前的这个年轻人朴实、不善言辞。我对他说,我一般带学生,首先都要见见家长,但你家在河西太远了,我想到你现在所工作的长沙市太平街市文艺制品厂去看看。因为黎明告诉我,他在这个工厂里当仓库保管员···这令我感到有点惊奇,因为在我看来,当仓库保管员者,一般都是选年龄在四、五十岁,处事为人稳重厚道,不会贪占的中年人。我带着好奇心,说了一声:“走,去你的工作单位看看。”就骑自行车跟着他去了他当仓库保管员,位于长沙市湘江边太平街的文艺制品厂。在黎明任保管员的仓库内,整齐、干净,堆满了用于做古装戏的高级绸缎布匹和高级的装饰材料,他就在保管室内的办公桌旁一个约四平方米的地方,作画或用泥巴学习做雕塑。我对他的第一印象得到了印证。于是,我向黎明表示,同意收他做我的学生。黎明听说我愿意收他做学生,心里非常高兴,接着又问我一年要交多少学费,我说我不反对别人带学生收学费,但我带学生从来不收学费,包括黎明在内,三十多年来,我带的八个学生,有6个是研究生以上的从美术学院毕业生。我只是希望在他们成才后,都还能记得我这个启蒙老师就行了,就令我感到心灵的安慰了。
              也许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在他廿四岁的那年—1981年春天,潘鹤老师出差路经长沙,我请潘老师在家里吃饭。我对当时任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的潘老师说:“我有个学生想考我们学院雕塑系,此前他连考三年都未考取,今年二十四周岁了。按现在参加高考政策规定,只有今年这最后一次的拼搏机会了”。在我和潘老师正在说着“曹操”的时刻,“曹操”的黎明真巧就到了。因为按照惯例,每隔一段时间,黎明就拿一批他画的素描来给我看。潘老师在看了黎明的素描后,立即就明确地表态说:“你的素描画得很好,大胆报考我们广美雕塑系吧。”黎明于当年顺利考取了广美雕塑系。“苍天不负有心人”,几经努力,黎明终于圆了考入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梦了。从此,黎明在潘鹤、梁明诚、李汉仪和胡博等名师的教导下,在四年本科的学习中,黎明十分珍惜来之不易求学机遇,认真刻苦和勤奋学习雕塑专业基础技法和技巧,谦虚与诚实地做人,注重加强自己文史哲的全面修养,在人格精神方面努力修炼自己。在艺术上富于勤奋刻苦努力的黎明,不断拿出了在全省和全国获奖的好作品。
              黎明在毕业留校后,职务由系领导到担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他没有随着社会知名度和官位的高升,而像鲁迅先生所痛斥的那种“一阔脸就变的人”。因为有了钱,就看不起穷人;因为当了官,就瞧不起老百姓;因为有了名,就在同行面前耍威风,见了自己以前的老师,再也不喊老师了,而变成了“老潘”“老梁”或“老钱”了。黎明不是这样,他现在身居美术界的高位又功成名就,却仍然是像当年做学生时候那样,见了潘老师、梁老师和我,还是亲切地喊老师。在老师们面前毕恭毕敬!
              我认为,《青年毛泽东》这件超大型的雕塑,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才有经济实力来做,另外,是由于有广州美术学院全院的支持,有雕塑系的团队精神,才能完成得这么漂亮和成功。召开这样的研讨会来进行梳理和总结是有必要,也是很意义的。但我同时觉得,作为《青年毛泽东》的作者黎明的艺术和人生,也非常值得提出来认真进行梳理、分析、研究和小结。因为我觉得,从仓库保管员成长为创作《青年毛泽东》的著名雕塑家,到成长为广州美术学院院长的黎明身上,反映和折射了中国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光彩。黎明的艺术和人生之路,对于当代年轻一代艺术家,特别是广大在校的学习艺术的学生们来说,黎明所走的艺术人生之路,对他们有榜样的作用。关于这个问题,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黎明成大才的经验,为母校教育人积累了经验。
              (一)黎明从少年时代就树立了想做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美术家的理想,并决心为实现这个理想而努力奋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为考美院,他三次失败,罗丹三次考试失败就不考了,黎明却坚持考了四次,结果第四次他成功了。就是说,在对待人生与艺术的问题上,只要是黎明认准了的目标,就奋斗、就拼搏,以顽强、刻苦和富有“咬住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无论做什么,只要黎明动手去做了,无论前面出现多少困难,黎明都会想方设法努力战胜困难,努力认真去将它做好。常言说:“性格决定命运”。黎明的沉稳、坚韧和执着的性格,决定了哪怕在他的人生之路前方,无论出现多少艰难险阻,他都能处事不惊,沉着应对并努力闯过去,争取到一个好的结果,这就是黎明!
              (二)黎明在少年时代不是个天才,所以,他为读书考学校吃了很多苦头。青年时代,来之不易的第四次才考上学校。黎明在大学时代,当时正处于改革开放之初,市场经济,钱对谁的吸引力和诱惑力都很大,但黎明清楚地知道,他的精力只能全力用在来之不易的四年大学的专业和文史哲的学习上。人品和学业的优秀,使他留校了,当时我看了他的作品后,为他的进步感到高兴,看他生活的艰苦,我佩服他是好样的。
              (三)艺术史中和中国现当代现实里都有一些这样的典型实例:有的人少年被捧为“少年艺术天才”,可是到了青年时代就不行了;有的人青年时代因出了件好作品,在美术界红得发紫,可是到了中年以后就不行了,一辈子就吃青年时代的那件作品;有的人可能在中年时代名满天下,可到了老年就不行和被社会遗忘了。只有很少的人,能做到从少年、青年、中年到老年,都一直在艺术上不断有新作品,新成就和新贡献。在广东美术界,潘鹤大师就是一例。黎明少年时代不是出众的才子,青年时代创作出了在全国获奖,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并迄立在广州雕塑园中的雕塑的作品《亚细亚的崛起》。廿一世纪初,黎明创作了安放在长沙贺龙体育馆的《动物和人组雕》,在全国城雕评奖中荣获大奖。黎明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创作了《青年毛泽东》。因此,可以这么说,我一路从黎明在廿世纪八十年代初跟我学雕塑起步,看到现在我要向他学雕塑。如今的黎明业已成为我的母校广州美术学院第二任院长、全国著名的大雕塑家,他还是保持学生时代一样尊称我为钱老师(其实我现在在雕塑上得向他学习)。在潘老师和梁老师面前毕恭毕敬。黎明从不因为一件作品的成功,就疯狂,就骄傲视别人。他总是那么谦虚,那么沉稳,那么低调。
                  2010今年春节过后,我带着两个儿子,到广州小洲艺术村去拜访梁明诚学长。在我们谈到黎明的时候,梁明诚带着微笑说:“我看黎明的性格,是属于大智若愚的那种品性。”我认为,“大智若愚”者,会有大作为。我相信,黎明会以《青年毛泽东》作为新的起点,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好的作品问世。我相信,他不会使我失望。我相信,黎明会以他的老师潘鹤大师为榜样,一直到老,都充满了艺术的创造力!
    Processed in 0.222(s)   21 queries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