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雕塑家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
新闻
综合
市场
活动
拍卖
展讯
预展
即时
回顾
在线
艺术家
名家
专题
观点
对话
访谈
报道
点评
评论
综合
市场
展览
个人
欣赏
名作
视频
素材
知识
技法
趣闻
理论
史论
互动
展销
艺搜
服务
建站
推广
加盟
推荐新闻
[05月06日]
从西北土雕到南海沙雕:沙雕艺术赋能景区文旅新体验
[04月22日]
New Open Call 第20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
[03月12日]
空间设计师跨界核雕艺术:雅号棠主的传统与创新之路
[10月31日]
央美“雕塑大系”震撼开幕!刘士铭《劈山引水》引热议
[09月08日]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描绘良宵盛会 传递人民心声
[03月09日]
锡青铜失蜡法铸造技术非遗传承人黄晨宇东方十二瑞兽雕塑展开幕
[01月26日]
2024龙年艺术装置「腾」亮相上海陆家嘴!
[12月29日]
“华夏福瑞生肖艺术邀请展——2024甲辰龙年”正式启幕
[12月25日]
2023首届长沙雕塑艺术大展·访青年雕塑家吴文通
[11月24日]
刘士铭雕塑《丝绸之路》:中国方案的艺术呈现
美术史论
关于美及美的本质的初步探讨
序 当人们流连于山清水秀的大自然之中,当你观赏一副赏心悦目的艺术品的时候,当你沉醉于载歌载舞的丰收欢庆晚会之时,一种奇妙的美感便会从心中油然而生。然而,美起源于什么,美的本质又是什么,一事物因何而美,古今中外,历来哲学家、美学家都试图给出美的确切含义,但至今还没有一个学术上的标准答案。 一、美的本质之争:主观? 客观? 美究竟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从古至今都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而这个问题一直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因为只有弄清楚这个问题,才有资格去谈论美的定义,否则,对美的任何论断都是枉然。 我认为美是纯主观的,美根本就不具有客观性。我国儒家经典之一《...
[详细+]
2010/01/22 15:26:2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美”可以是个“什么”吗?
陈章展义 美学研究的基本目标,一直在于回答出“美”是个什么。这一命题方式也暗示,“美”应该是个客观的什么。但是,在美学研究所取得的众多定论中,唯一一个可以肯定的、有价值的结论就是否定了美的“客观属性说”。这一点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的实践美学学派。至此,本可得出结论:既然没有客观的“美”就不应有它是个什么的问题存在。 但是人们很难转过弯来,总是在发问:难道不正是客观存在的美使人感觉到美并产生美感吗? 有必要在此做个辨析:客观地存在着并使人感到美、产生...
[详细+]
2010/01/22 15:25:56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知美·好美·乐美
——谈美育的三个境界 刘玉清 夏强 境界是指事物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美育存在着不同的境界。在高等学校,美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引导学生对美的事物,由“知之”进而“好之”,最终达到“乐之”的境界。 一、 初级境界——知美 知美,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审美基本知识。 1.美学基本理论 美学基本理论是对人类审美现象的整体分析和概括,展示了美的世界的全部内容。通过系统学习,能够使学生懂得美的原则和各类审美范畴,懂得美的存在形态以...
[详细+]
2010/01/22 15:25:3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审美现代性与21世纪中国美学
王德胜 处在世纪的转换点上,中国美学新的理论建构与深化前景究竟何在?显然,在这个问题上,人们的各种疑问总是同过去一个世纪里美学在中国的存在状况联系在一起的。 自从20世纪初中国美学步入自己的现代思想建构行程以来,各种美学问题的提出与探究,几乎总是先在地同中国人在社会剧变、国家困厄面前所产生的民族性生存焦虑相纠缠。现代民族国家的振兴期待,社会文化统一体系的重建愿望,民众自觉意识的大声呼唤,大众生活幸福的规划设计……所有这一切,都非常明确地流露在20世纪中国美学种种具体而微的理论思考中;现代中国美学家们竭力想要借助美学的精神能量,...
[详细+]
2010/01/22 15:25:2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亲和的美学
王德胜 内容提要 在美学维度上,审美生态观通过对人与世界关系的整体把握而建立起来。它把生态存在当作“非技术性”对象,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内在平衡性方面,致力于从“非私利”立场思考复杂的生态现象及其问题,以便有效的确立生命存在与发展的整体意识,包括对生命的虔敬与信仰、对自然存在的感受而非占有、强调生命的内在充盈而非以“创造”名义实行对外改造。在生态领域,美学的基本目标是构建以“亲和”为核心的审美生态观,这既是对于生态存在的新的美学认识,又是一种人对自身与世界关系的价...
[详细+]
2010/01/22 15:23:41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图景与探究
王德胜 站在新世纪开头的地方,回望“中国美学”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一份感动,一份敬慕,同着一份沉重与等待,在我们的思绪中混合、冲突…… 我们感动于百年来中国美学不息的学术热情,敬慕那些在美学的“不回路”上执著跋涉的理论家们:从王国维、梁启超脚踏中西文化、胸怀民智启蒙理想,奋力开启中国美学现代学术进程之时起,百年骤忽间,中国美学外取诸欧洲近代以来的思想学说,努力追踪西方科学——无论是以“西学”为体,还是以“西学”...
[详细+]
2010/01/22 15:23:20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尼采的审美人生观
何仁富 内容提要:在尼采看来,只有审美的人生才是真正战胜人生悲剧性的人生。审美的人生首先将人生及其悲剧看作一种审美现象。在把人生当作审美现象的基础上笑对人生一切悲剧。同时,以酒神精神克服人生悲剧性的审美人生还是一种醉的人生,强调在酒神艺术的醉中,通过生命力量的提高而直接面对永恒轮回之人生痛苦,从而达到生命自身的美化和欢悦 关键词:审美 悲剧 酒神精神 尼采在本体论上强调世界是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所构成的无意义的生成,由此,以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由强力意志的永恒轮回的生成世界所导致的人生的悲剧性,便成为尼采哲学思考的核心。著名尼采研究专家...
[详细+]
2010/01/22 15:22:4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20世纪中国美学:学术图景与探究
王德胜 站在新世纪开头的地方,回望“中国美学”近一个世纪的历程,一份感动,一份敬慕,同着一份沉重与等待,在我们的思绪中混合、冲突…… 我们感动于百年来中国美学不息的学术热情,敬慕那些在美学的“不回路”上执著跋涉的理论家们:从王国维、梁启超脚踏中西文化、胸怀民智启蒙理想,奋力开启中国美学现代学术进程之时起,百年骤忽间,中国美学外取诸欧洲近代以来的思想学说,努力追踪西方科学——无论是以“西学”为体,还是以“西学”...
[详细+]
2010/01/22 15:22:31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世俗生活的审美图景——对于当代中国审美风尚的基本认识
贻凡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发生的制度性改革,在造成整个中国文化领域广泛的结构性变异的同时,也在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内部产生了相应的深刻变动,不断促成了广大民众在精神取向和价值观念方面的迅速变更,进而形成了整个中国社会的精神分化与重组。这其中,便包括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从总的方面来看,当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异,呈现出由统一向分化、由教化模式向消费模式、由社会活动向私人娱乐、由自发向自觉的转换,从而产生了整个社会审美风尚的大的改变。 一、当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现状 需要指出的是,当代中国社会审美风尚的变革,...
[详细+]
2010/01/22 15:21:5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禅宗美学前史
张节末 中国美学史上,从庄子美学出发,经过玄学美学,又到禅宗美学,完成了由“无”到“空”的两次突破。第一次突破由庄子一人所完成,第二次延续的时间要长一些,始于魏晋,绵延至唐宋。第二次突破分为两波,第一波玄学美学,第二波禅宗美学。两波之间呈现如下的特点:首先,两者构成一条连续的曲线,这曲线有先后两个波峰,即由庄到禅;其次,这一连续曲线的两个波峰当中输入了一股外来的文化动力,即印度佛教,在它的中国化轨迹中出现了禅宗美学,形成第二个波峰。 佛教(尤其是大乘般若空宗)作为一种外来宗教文化,如何为中国固有思想所接引并...
[详细+]
2010/01/22 15:21:19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首页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下一页
末页
美术史论
/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推荐艺术家
/
王兴刚
王小蕙
许鸿飞
孙家彬
钱绍武
程兵
赵萌
孙伟
项金国
吕品昌
刘威
景育民
龙翔
朱尚熹
陈云岗
隋建国
黎明
曾成钢
曹春生
杨剑平
许 江
艺术商城
/
国画
西画
书法
其他
王荣松作品
¥20000
作者:王荣松
尺寸:100x100cm
吕华作品
¥50000
作者:吕华
尺寸:80x60cm
刘斐作品
¥40000
作者:刘斐
尺寸:90x78cm
李文作品2
¥20000
作者:李文
尺寸:100x80cm
艺术联盟商城
点击进入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IAOSUJIA.NET
,
All right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3
电话:
QQ:529512899
424753128
地址:
邮编:100069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