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雕塑家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
新闻
综合
市场
活动
拍卖
展讯
预展
即时
回顾
在线
艺术家
名家
专题
观点
对话
访谈
报道
点评
评论
综合
市场
展览
个人
欣赏
名作
视频
素材
知识
技法
趣闻
理论
史论
互动
展销
艺搜
服务
建站
推广
加盟
推荐新闻
[07月23日]
百年云浮石材,镌刻世界之美
[05月06日]
从西北土雕到南海沙雕:沙雕艺术赋能景区文旅新体验
[04月22日]
New Open Call 第20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
[03月12日]
空间设计师跨界核雕艺术:雅号棠主的传统与创新之路
[10月31日]
央美“雕塑大系”震撼开幕!刘士铭《劈山引水》引热议
[09月08日]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描绘良宵盛会 传递人民心声
[03月09日]
锡青铜失蜡法铸造技术非遗传承人黄晨宇东方十二瑞兽雕塑展开幕
[01月26日]
2024龙年艺术装置「腾」亮相上海陆家嘴!
[12月29日]
“华夏福瑞生肖艺术邀请展——2024甲辰龙年”正式启幕
[12月25日]
2023首届长沙雕塑艺术大展·访青年雕塑家吴文通
美术史论
略谈电影符号学的美学认识论问题(作者:李幼蒸)
电影符号学和中国思想史研究的联系似乎十分遥远。但是从跨学科和跨文化方法论角度来看,二者之间并非没有重要关联。首先,电影符号学是现代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美学包括传统的哲学美学和现代文艺理论,在“美学”大范畴内,现代西方美学思想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学理关联是不难理解的。在“符号学”大范 畴内,现 代西方美学符号学(电影符号学为其主要部分)和中国古典文艺符号学之间的学理关联也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作者从1977年起关注电影符号学问题,其着眼点完全在于探讨一般美学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新方向问题。电影作为综合性艺术形态遂成为现代美学思想研究的典型对象。...
[详细+]
2009/09/16 10:05:40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形式美与艺术本性(作者:张贤根)
摘要:该文基于西方“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历史性变化,揭示了形式与艺术本性的关联。一方面,形式作为艺术本性的规定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也存在着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而表明,在审美与艺术活动中,形式是流变的与多元的,这种关联本身是非常复杂的。无视这些,将无助于增进对形式美与艺术本性的认识和理解。 关键词:形式美;变化;艺术本性;关联 中图分类号:B83-0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
[详细+]
2009/09/16 10:04:5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道德形而上主义与百年中国新文学(作者:张光芒)
道德形而上主义:启蒙与“反启蒙”之辨 近年来,随着对泛政治意识形态及其衍生的文学观念反动的日益深入,1949_1976年文学思潮之价值判断仿佛已然尘埃落定:20世纪中国启蒙文学思潮史以“五四”与80年代各自定格为一次启蒙高潮,而1949_1976年文学思潮则为塌陷于两者之间的低谷地带,或者说是极“左”思潮主导下的“反启蒙主义”时期(本文姑且用“反启蒙”来指称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然而,这种价值定位却主要缘于情感化印象、政治逆反心理抑或二者影响的交叠,而...
[详细+]
2009/09/16 10:04:10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对传统的发现和阐扬——宗白华美学思考的价值关怀(作者:张文涛)
一、必须重省传统 宗白华曾这样表达过他对新文化之“新”的看法:“我们所谓新,是在旧的中间发展进货,改正增益出的,不是凭空特创的,勿要误会。”(《宗白华全集》,安徽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卷一,103页。以下凡引自此书的材料皆随文夹注。且简称《全集》,并只注卷次、页码。)因为他看到,“历史上向前一步的进展,往往伴着向后一步的探本穷源,……十六世纪文艺复兴追摹着希腊,十九世纪的浪漫主义憧憬着中古。二十世纪的新派日溯源到原始艺术的浑朴天真。”(《全集》卷二,356页)所以,宗...
[详细+]
2009/09/16 10:03:26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超越实践美学,走向后实践美学
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经历了“文革”前的“前实践美学”阶段,新时期的“实践美学”阶段和“后新时期”的“后实践美学”阶段。“后实践美学”是中国美学超越“实践美学”、走向世界、走向现代的阶段。 20世纪50—60年代,是中国当代美学刚刚起步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解放前传入中国的西方美学与后来传入中国的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发生碰撞,引发了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批判朱光潜先生的&ldq...
[详细+]
2009/09/16 09:59:54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中国美学如何走出百年困境(作者:杨曾宪)
回首20世纪中国美学,有足以令学界欣慰的成就——中国已当仁不让地成为世界美学大国。20世纪是西方美学危机的世纪,早在本世纪初,西方“许多智力过人的学者都已放弃了对美的本质的思考”,认为“美学注定具有悲剧的色彩” 。但美学却在中国得到长足发展,以至到20世纪下半叶,中国美学依然流派纷呈,甚至高潮迭起。 回首20世纪中国美学,也有足以令学界辛酸的结局——到了世纪末,中国美学的危机同样来势迅猛,中青年美学学者在纷纷背弃或解构美学的同时,也开始对元美学 “合法性&...
[详细+]
2009/09/16 09:57:55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中国美学面临的三大问题(作者:付谨)
中国美学晚近100年的道路,既蜿延曲折又内涵丰富。100年的历程留下了堪可承继的珍贵的精神财富,100年的历程也同样留下了可以继续开拓的广泛空间,留下了诸多值得细加咀嚼的世纪难题。揭示美学在中国晚近100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固然是总结中国美学历程最好的方法之一,但指出中国美学尚存的那些最关键也最有争议的问题,同样是对近100年中国美学历程的一种总结。 一 “美学”是什么 任何一个学科的成立,首先需要从事该学科研究的业内人士对学科研究对象有基本的认同,构建一个共享的学术话语空间。但是当我们回顾并考察中国美学近100年走过的历...
[详细+]
2009/09/16 09:57:23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主客二分而不“裂”
一 这似乎是一个已经被普遍认同的信念了:西方的思维方式是主客二分式的,而中国的思维方式则是主客不分的,是“天人合一”的。比如,张岱年说,“中国哲学,在根本态度上很不同于西洋哲学或印度哲学”的地方就在于中国是“天人合一”的,而西方则是主客二分的,“西洋人研究宇宙,是将宇宙视为外在的而研究之,中国哲人的宇宙论实乃以不分内外物我天人为其根本见地”[1](P7)。成中英认为,西方思想的起点是“主体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分离”,它“要求对客观世界有一主客的...
[详细+]
2009/09/16 09:56:40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中国古代文化与中国古代美学
摘要: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发生发展既受制于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现代转型,又受制于其自身包含的现代性困境,还受制于西方美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影响。这种状况使得建构一种适合于现代中国社会和文化的“中国美学”变得十分困难。中国传统美学自20世纪初王国维和鲁迅对其进行审美“主体性”的现代奠基以来,一直影响着后世100多年中国美学的发展。王国维和鲁迅对于传统美学的复杂的“批判”态度,虽在西方美学确立话语霸权和马克思主义美学被推为座上宾的情况下得到缓解,却在后现代美学“反现代”、“反传统&r...
[详细+]
2009/09/16 09:56:16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思之未思─百年中国美学之思
当世纪末来临的时候,时间突然显示出了巨大的操纵力量,逼各色人等纷纷出来竞演回顾、总结、沉思的人间“正剧”,细想一下,如果我们没有采用公历纪年,还是用天干地支纪年,那么,我们的时间观念是60年一个轮回,公历的2000年对我们来说,还远未到一个新的甲子。总之,世纪末的思考是人为的,人创造了一种文化,又反过来被文化所抓住,受文化所摆布,同时也享受着这种摆布所创造出的不少意外的惊喜。在公历---一种人为的纪年方式---的世纪末到来的时候,我,一个职业的美学教员,也和大家一样,不得不---不!应该说是,主动地---来思考了。 ...
[详细+]
2009/09/16 09:55:5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末页
美术史论
/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推荐艺术家
/
王兴刚
王小蕙
许鸿飞
孙家彬
钱绍武
程兵
赵萌
孙伟
项金国
吕品昌
刘威
景育民
龙翔
朱尚熹
陈云岗
隋建国
黎明
曾成钢
曹春生
杨剑平
许 江
艺术商城
/
国画
西画
书法
其他
王荣松作品
¥20000
作者:王荣松
尺寸:100x100cm
吕华作品
¥50000
作者:吕华
尺寸:80x60cm
刘斐作品
¥40000
作者:刘斐
尺寸:90x78cm
李文作品2
¥20000
作者:李文
尺寸:100x80cm
艺术联盟商城
点击进入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IAOSUJIA.NET
,
All right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3
电话:
QQ:529512899
424753128
地址:
邮编:100069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