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雕塑家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
新闻
综合
市场
活动
拍卖
展讯
预展
即时
回顾
在线
艺术家
名家
专题
观点
对话
访谈
报道
点评
评论
综合
市场
展览
个人
欣赏
名作
视频
素材
知识
技法
趣闻
理论
史论
互动
展销
艺搜
服务
建站
推广
加盟
推荐新闻
[04月22日]
New Open Call 第20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
[03月12日]
空间设计师跨界核雕艺术:雅号棠主的传统与创新之路
[10月31日]
央美“雕塑大系”震撼开幕!刘士铭《劈山引水》引热议
[09月08日]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描绘良宵盛会 传递人民心声
[03月09日]
锡青铜失蜡法铸造技术非遗传承人黄晨宇东方十二瑞兽雕塑展开幕
[01月26日]
2024龙年艺术装置「腾」亮相上海陆家嘴!
[12月29日]
“华夏福瑞生肖艺术邀请展——2024甲辰龙年”正式启幕
[12月25日]
2023首届长沙雕塑艺术大展·访青年雕塑家吴文通
[11月24日]
刘士铭雕塑《丝绸之路》:中国方案的艺术呈现
[11月21日]
《美国艺术》主编理查德·怀恩到访刘士铭雕塑艺术馆
美术史论
中国书法发展史(五)
张旭 字伯高,吴郡人,世称张长史,生卒年月不详。 他得书法得之于“二王”而又能独创新意。他的楷书端正谨严。规矩至极,黄山谷誉为“唐人正书无能出其右者”。若说他的楷书是继承多于创造,那么他的草书则是书法上了不起的创新与发展了。韩愈说:“旭善草书,不治他技故旭之书,变动如鬼神,不可端睨。”杜甫在《八仙歌》中写道:“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他能把书法艺术升华到,用抽象的点线去表现书法家思想情感高度的艺术境界。在书法艺...
[详细+]
2010/07/09 16:59:09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中国书法发展史(六)
李白(公元701-762)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东),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李白即出生于此。虽然李白的书名为诗名所掩,但是在历代书史专著里仍然有着记载。宋黄山谷曾经评说:“ 李白在开元,天宝间,不以能书传。今其行,草殊不减古人”。清人周星莲《临池管见》也说太白书“新鲜秀活,呼吸清淑,摆脱尘凡,飘飘乎有仙气。” 可见作为唐代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在他的书法作品中也充满着浪漫主义的写意情调。 书法作品 ...
[详细+]
2010/07/09 16:58:4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中国书法发展史(七)
八)帖学大行的宋代书法 北周衰微之际,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赵宋王朝。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至此结束,国家复归统一。从公元960 年至 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这就是《淳化阁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宋初的书法,是宗“二王”的。此后《绛帖》、《潭帖》等,多从《淳化阁帖》翻刻。这种辗转传刻的帖,与原迹差别就会越后越大。所以同是宗王从帖,宋人远...
[详细+]
2010/07/09 16:58:26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是走向何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绘画(上)
根据所能查阅的资料,最早使用“后现代”一词的是西医作家德·奥尼斯(De Onis ),1934年,他在《西医和西医语美洲诗选》一书中,用“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o)描述现代主义内部发生的逆动。随后,1938年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一书中也使用了“后现代”一词,用以描述1875年以来的历史轮回。1942年,达德莱·费兹(D.Fitts)在《当代拉美诗选》中再次使用“后现代主义”一词。到了50年代,“后现代主义”一词...
[详细+]
2010/07/02 16:19:47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是走向何处——后现代主义与当代绘画(下)
五、观念艺术——后现代探索 如果说,波普艺术是后现代美术的征兆,那么,观念艺术就进入了后现代主义的征和。当然,更应该看到,波普艺术和观念艺术是联结在一起的,它们并不能截然分开。 所谓观念艺术,亦称概念艺术,是一种主要强调思想、观念的艺术。在西方,观念艺术还有别的名称,如理想或思想艺术、思考艺术、形而上艺术、实体以外的艺术,还因为这种艺术特别强调行为和事物的过程与状态,又常常被称作状态艺术。关于观念艺术的兴起过程,美国的H·H·阿纳森、英国的N·斯坦戈斯、罗伯塔·史密斯等学者都...
[详细+]
2010/07/02 16:18:49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当代艺术中文字的书法形态与意义阐释
一、“鸟”的寓言与字的复活 2007年的圣诞夜,在纽约街边小咖啡馆里,徐冰与谭盾围绕“鸟”的话题展开过一段有趣的对话。当禽流感肆虐全球、人们谈鸟变色时,谭盾创作了《鸟乐》:他找来25种不同种类的鸟,把它们挂在香港中乐团演奏现场的周围,先让乐师们聆听鸟的鸣声,然后根据现场的启发来弹奏他们手中的中国民族乐器;鸟儿们听到乐器的音响后变得更加兴奋,产生出热烈的回应。音乐家用哑语来指挥全部乐章,控制人与鸟的对话节奏与风格。在文化形态上,“鸟”是语言文字符号,具有符合规定的发音单元和字形构造;同时“...
[详细+]
2010/07/02 10:43:1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画论争解析【1】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几乎所有的美术工作者都认同“为工农兵服务”、“为社会主义政治服务”的方针,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来描绘工农兵,歌颂新社会。这个时代垄断了所有的艺术,包括具有久远文脉的中国画艺术。正是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对于中国画中哪些是“精华”,哪些是“糟粕”,以及中国画何去何从等问题,虽然引起了多种不同的主张与激烈的论争,但“中国画的实际处境并不决定于论争的进展,而是决定于不同时期的不同政策,或是不同时期对于文艺政策的不同解释。”[①] (一)论争缘起...
[详细+]
2010/07/02 10:42:5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画论争解析【2】
(二)论争争论之“争” 此次论争表面上是“国画创作与接受遗产问题讨论”,实质则是关于中国画如何为政治服务的一次争论,论争一直持续到1956年,以周扬在中国美术家协会全国理事会第二次会议[20]的讲话告一段落,期间,《美术》杂志前后共发表了10余篇文章,对涉及到这一问题的各个方面作了比较详尽的阐述[21]。从所有来稿情况来看,虽各抒己见但大致可分为三类,一类是赞同王逊的观点,比如钱天长、潘绍棠[22]、方既[23]等人;一类是支持邱石冥而反对王逊的观点,如徐燕荪[24]等人;还有一种界于两者之间,具有调和主义思想,比如蔡若虹...
[详细+]
2010/07/02 10:41:54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画论争解析【3】
【结论】 以王逊与邱石冥为双方代表的“关于国画创作与接受遗产问题”论战,主要是对传统国画能不能表现今天的现实生活以及要不要接受和继承等问题所进行的不同观点的辩论,是邱石冥与徐悲鸿关于“新旧国画”论战在新时期的一种表现。讨论各方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如现实生活(喜闻乐见)、民族传统(写生与师古并无矛盾)、艺术创作(写生不等于创作)等方面表明各自的观点,虽显激烈纷呈,实则没有站在同一平台上,争论的是两个问题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 此一阶段最显著的特征是艾青、江丰、王逊等人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占领了话语的主导权,对国画...
[详细+]
2010/07/02 10:41:13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宋代书论·黄庭坚·论书
《兰亭叙草》,王右军平生得意书也。反复观之,略无一字一笔不可人意,摹写或失之肥瘦,亦自成研,要各存之以心会其妙处尔。---《跋兰亭》 《兰亭》虽是真行书之宗,然不必一笔一画以为准,譬如周公、孔子,不能无小过,过而不害其聪明睿圣,所以为圣人。不善学者即圣人之过处而学之,故蔽于一曲,今世学《兰亭》者多此也。鲁之闭门者曰:“吾将以吾之不可学柳下惠之可。”可以学书矣。—《跋兰亭》 余在黔南末甚觉书字绵弱,及移戎州,见旧书多可憎,大概十字中有三四差可耳。今方悟古人“沉著痛快”之语,但难为知音尔。李翘叟出褚遂良...
[详细+]
2010/06/30 17:46:5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首页
上一页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下一页
末页
美术史论
/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推荐艺术家
/
王兴刚
王小蕙
许鸿飞
孙家彬
钱绍武
程兵
赵萌
孙伟
项金国
吕品昌
刘威
景育民
龙翔
朱尚熹
陈云岗
隋建国
黎明
曾成钢
曹春生
杨剑平
许 江
艺术商城
/
国画
西画
书法
其他
王荣松作品
¥20000
作者:王荣松
尺寸:100x100cm
吕华作品
¥50000
作者:吕华
尺寸:80x60cm
刘斐作品
¥40000
作者:刘斐
尺寸:90x78cm
李文作品2
¥20000
作者:李文
尺寸:100x80cm
艺术联盟商城
点击进入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DIAOSUJIA.NET
,
All right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3
电话:
QQ:529512899
424753128
地址:
邮编:100069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