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雕塑家网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
新闻
综合
市场
活动
拍卖
展讯
预展
即时
回顾
在线
艺术家
名家
专题
观点
对话
访谈
报道
点评
评论
综合
市场
展览
个人
欣赏
名作
视频
素材
知识
技法
趣闻
理论
史论
互动
展销
艺搜
服务
建站
推广
加盟
推荐新闻
[04月22日]
New Open Call 第20届意大利拉古纳国际艺...
[03月12日]
空间设计师跨界核雕艺术:雅号棠主的传统与创新之路
[10月31日]
央美“雕塑大系”震撼开幕!刘士铭《劈山引水》引热议
[09月08日]
“共和国首席画师”刘宇一:描绘良宵盛会 传递人民心声
[03月09日]
锡青铜失蜡法铸造技术非遗传承人黄晨宇东方十二瑞兽雕塑展开幕
[01月26日]
2024龙年艺术装置「腾」亮相上海陆家嘴!
[12月29日]
“华夏福瑞生肖艺术邀请展——2024甲辰龙年”正式启幕
[12月25日]
2023首届长沙雕塑艺术大展·访青年雕塑家吴文通
[11月24日]
刘士铭雕塑《丝绸之路》:中国方案的艺术呈现
[11月21日]
《美国艺术》主编理查德·怀恩到访刘士铭雕塑艺术馆
美术史论
“实践美学”为什么走向终结?(作者:章启群)
“实践美学”为什么走向终结? 内容提要: 从根本观念和核心命题可以看出,“实践美学”是一种传统形而上学的美学理论形态。但“实践美学”在根本方法上缺乏真正思辩的或逻辑的论证,因而没有实现一种逻辑体系上的完满和统一性。另一方面,“实践美学”的形而上学性质,至少表明它的观念和方法还是19世纪的。它的这些观念和方法远远不能到达现代哲学的精确、细致和明晰,不能实现观念和事实、命题和经验的内在统一。“实践美学”在理论上的幼稚和简单,表明“实践美学”...
[详细+]
2009/09/09 09:53:44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知识论与价值论上的“日常生活审美化(作者:毛崇杰)
“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新的美学原则”崛起与“文学的边界”之突破是同一事件,标志着传统美学和文艺学面临的挑战——审美泛化无边,文学同时也就失去自身存在的固有疆界领地。无论是建构姿态之“新的美学原则”,还是颠覆式的“文学终结”、“文学理论死了”……这些都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的后现代主义反传统形而上学/反本质主义话语。这些话语的出现与盛行,一方面有理论自身窘迫的原因,如关于美本质、文学本质诸有关本质的...
[详细+]
2009/09/09 09:53:09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美学争论中的哲学问题与学术规范——评“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作者:徐碧辉)
后实践美学对实践美学的批判与超越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学理论研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倾向。这种争论,从提出和展开问题的角度说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它使得人们对一些在80年代共同的理论倾向之下被掩盖的问题重新思考,在美学研究学科化同时也被边缘化的情况下重新引起人们对美学基本理论问题的关注,为美学基础理论的进一步推进创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 然而,这场讨论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讨论者对于一些哲学和美学的基本概念混淆不清。许多时候,讨论双方缺乏讨论的平台。看起来争论得很热闹、激烈,但实际上,很多时候,参与讨论者在概念的使用上、在对一些哲学史和哲学基本理论的理解上常常是自说自话。看起来是使...
[详细+]
2009/09/09 09:52:42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实践美学是抬高实践与贬低自由的美学——与徐碧辉研究员商榷(作者:杨春时)
读过徐碧辉的《美学争论中的哲学问题与学术规范——评“新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之争》,可以看出她的立场是坚定地站在实践美学一边的。她对实践美学的修正者“新实践美学”和批判者“后实践美学”都有所批评,但主要的火力是对准我所代表的后实践美学的。她的批评涉及了许多哲学、美学的基本问题,也暴露了实践美学的理论缺陷以及实践美学家们哲学思想上的陈旧和哲学修养上的欠缺。中国并不是一个擅长哲学思维的国度,数千年实用理性传统的影响,特别是长期被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rdq...
[详细+]
2009/09/09 09:52:09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实践论美学的发展历程(作者:朱志荣)
Course of Practice Aesthetics ZHU Zhi-Rong Abstract:Starting from Li Ze Hou,the school of Chinese Practice aesthetics,on the basis of Marxism’s theory of Practice,has undergone the mode of epistemology,the theory of reflection and dualism (the difference between subject and...
[详细+]
2009/09/09 09:51:36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后实践美学”略论(作者:薛富兴)
20世纪90年代,是中国当代美学的“后实践美学”时期。“后实践美学”的主角是20世纪80年代接受实践美学的启蒙而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学人。这一新的学术群体因大致相近的学术取向而松散结盟。这是中国当代美学“走出古典”,谋求观念与学术转型,然尚未完成这一任务的时期。由于这一转型与求新又以实践美学为必要的学术起点和参照,与实践美学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学术因缘,故而被称之为“后实践美学”。 一 “后实践美学”一语似乎由杨春时先生于1994年提出,但...
[详细+]
2009/09/09 09:51:05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美学逻辑的演进与实践美学的崛起(作者:章辉)
一 在对实践美学作追根溯源的学术史探讨时,不能不回到那次影响深远的美学大讨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学大讨论成为实践美学崛起的缘起,而实践美学的崛起除了借助时代的意识形态氛围外,更主要的是凭自身的发展逻辑奠定了其主流地位。 美学大讨论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1949年以前。朱光潜分别于1932年和1936年出版了《谈美》、《文艺心理学》等著作,在读者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蔡仪于1947年出版《新美学》,试图建立唯物主义美学体系,其中对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体系作了批评。1953年《文艺报》发表了吕荧的《美学问题》一文,批评蔡仪的《新美学》,指出其与客观唯心主义的天...
[详细+]
2009/09/09 09:50:26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后实践美学的美学体系:杨春时《美学》(作者:张法)
一,杨春时《美学》突显出来的基本特征。 杨春时的《美学》(2004),被选在这里,因为其具有一种与李泽厚《美学四讲》为代表的实践美学相对立的性质。但是从美学史的角度来看,与实践美学相对立,并力图形成自己的体系的思想的形态,还有潘知常的生命美学,曾繁仁的生态美学,以及其它多种多样的命名,如体验美学,否定美学,物象美学……等等。1990后期年代以来,美学的新见迭出,从某种程度上说,对应了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美学上的众声喧哗,象征了1990年代以后中国社会后现代拼贴的特征:政治主导以一种稳定型方式演进,经济改革加快与国际...
[详细+]
2009/09/09 09:49:53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关于《美学》与张法对话(作者:杨春时)
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理论批评是一种对话,首先需要对作品的深度理解,同时要求一种讨论的态度。时下的书评,很多是一种党同伐异式的批评,是出自私人关系或者门派利益而进行的吹捧或者攻击。可以想象,这种批评不可能是对作品的深度解读,也谈不上不同观点的对话。因此,这种批评是没有任何学术价值可言的。而张法先生对我的《美学》进行了认真的阅读,他的评论文章体现了一种讨论的态度,因此是建设性的、有学术价值的。基于这种原因,我认为有必要继续进行对话,回答张法先生的批评。但是,如何继续对话,仍然有问题要解决。批评作为一种对话,实际上是两种思想体系的交锋,因此要求批评者必须持有特定的学术立场和理论体系。张法先生...
[详细+]
2009/09/09 09:49:21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论实践的美学之维(作者:彭修银)
美开启于人类的实践活动。认识美的生发点应到实践活动中去寻找。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为我们进行美学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将人们审视美,认识美的视野框定于社会学范畴之内。所以研究美的问题不能脱离社会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我们认识美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和科学理解美的途经。 实践观虽然为我们科学地认识美和把握美的性质开拓了新的理论视野,但审美活动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现象,在我们以实践观的角度研究美学问题时又不能代替整个的美学研究。在我们将美学研究奠基于实践唯物主义基础之上的同时,又要考虑到美学研究自身的特点,不能用实践的普遍本质代替美学研究的具体特殊性。如果有了这样一个前...
[详细+]
2009/09/09 09:48:48
来源:
网络
编辑:
雕塑家网
首页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末页
美术史论
/
导航
全部
中国美术史
外国美术史
中国书法史
中国篆刻史
工艺美术史
摄影史
建筑史
绘画史
版画史
雕塑史
民间艺术史
艺术概论
推荐艺术家
/
王兴刚
王小蕙
许鸿飞
孙家彬
钱绍武
程兵
赵萌
孙伟
项金国
吕品昌
刘威
景育民
龙翔
朱尚熹
陈云岗
隋建国
黎明
曾成钢
曹春生
杨剑平
许 江
艺术商城
/
国画
西画
书法
其他
王荣松作品
¥20000
作者:王荣松
尺寸:100x100cm
吕华作品
¥50000
作者:吕华
尺寸:80x60cm
刘斐作品
¥40000
作者:刘斐
尺寸:90x78cm
李文作品2
¥20000
作者:李文
尺寸:100x80cm
艺术联盟商城
点击进入
联盟站点:
国画家网
油画家网
版画家网
雕塑家网
建筑家网
工艺美术家
紫砂艺术网
书法家网
当代艺术网
画廊网
美术114
摄影网
民间艺术
美术高考
少儿艺术网
拍卖网
美术家网
雕塑家网 -最大雕塑艺术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WWW.DIAOSUJIA.NET
,
All right
工信部备案号 京ICP备11041342号-13
电话:
QQ:529512899
424753128
地址:
邮编:100069
Email:fuwu@meishujia.cn
beijing@meishujia.cn
技术支持:
中国美术家网
[www.meishujia.cn]
[会员中心]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