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齐鲁大地非遗插上“学术翅膀”

      作者:蒋士秋 张传英2024-04-25 08:12:16 来源:中国文化报

        高校科研单位关于山东非遗的理论研究成果展    齐鲁师范学院供图

        4月18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研究经验交流活动在齐鲁师范学院举办。活动旨在系统谋划山东非遗理论研究在数量、质量、转化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

        山东是非遗大省,不仅已经查证评级的非遗项目数量多,且种类齐全,还有大批项目散落民间没有挖掘整理或申报非遗名录。深厚的文化底蕴造就了山东非遗富有竞争力的发展优势。近年来,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非遗保护机构在资源普查、人才培养、产业化发展等方面积极努力,实现了非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但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比如,非遗工作理论化水平不高,缺乏实践经验总结,缺乏更广泛视野的解读,单个案例经验多,能够分析规律、研究现象、普及应用的探索案例相对较少,影响了非遗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持续性。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升非遗理论研究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2021年,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认定了齐鲁师范学院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等37个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这些基地设立在高校、非遗保护中心或者艺术研究机构,研究方向包括民族舞蹈、传统戏曲以及非遗在文化和旅游融合中的应用等。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基地的研究方向各有侧重,核心目标是发挥院校理论研究和田野调查优势,为齐鲁大地非遗项目尤其是基层非遗项目插上“学术翅膀”,激发非遗的生产力和生命力,让非遗不断焕发新活力。

        作为37个省级非遗研究基地之一,齐鲁师范学院中国乡村调查研究中心一直秉承理论联系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思路开展相关工作,包括与拥有千年发展历史的济南市章丘区三德范村联系,将三德范村作为中心的非遗研究实践点,以“解剖麻雀”般的细功夫,对村庄的传统民俗文化以及当今发展进行解读,为村庄非遗项目的保存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佐证。章丘区文祖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中心主任、三德范村党委书记张江认为,高等院校科研力量的介入,将村庄的非遗项目进行系统分析梳理,不仅摸透了非遗民俗的“前世今生”,更提高了地方政府对非遗事业的关注度,促进了地方文化生态的保护。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山东省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的原则开展非遗工作,计划每年召开一次山东省非遗研究基地年会,及时回顾、总结推广全省非遗理论研究工作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132(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