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开门用文物”点赞

      作者:小作2021-04-20 08:11:31 来源:中国艺术报

          4月14日,北京市西城区首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招标结果公布,共有6处文物建筑确定了“活化”方案:晋江会馆将变身为林海音文学展示中心,梨园公会将用于建设京剧艺术交流传播及孵化中心,聚顺和栈南货老店将开设“糖果主题阅读+糖果体验空间”……从2020年1月北京市西城区首批活化利用计划发布后,共有34家机构提交了53个项目申请报告。经过多次审核和评审,此次共有6个文物建筑确定了利用单位及利用方向。

          北京作为古都,历史遗迹众多。光是西城区就有不可移动文物369处,逛过北京大街小巷的人时常会惊喜地发现巷子里一个安静的房子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人物的故居,有的则是历史事件的发生地,但人们能了解的也止于此,想进去,没有门,不是“没门儿”,而是真的没有门,门锁上了。在这些文物建筑处能说明其身份的,往往只有一处小小的石碑,上书简单的说明文字。有的文物建筑大门紧闭、房屋破败,有的被充作大杂院,游客们既不能畅游感受北京的建筑美,也很难体味到这处建筑的历史蕴涵。对于现存的文物建筑来说,历经沧桑能保存下来,却无人识得,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另外,如果不加以活化,也没有人定期修繕,很多木质结构的老建筑容易被侵蚀,久而久之,这些曾经美丽的建筑将看不到原先的影子,文物将不成为文物。有句老话说:老屋住人百年不塌,只有人住进去,发挥了建筑的功用,才能让人们有意识地不断维护房子,让文物建筑能够得到呵护。

          位于北京景山后街的智珠寺在2012年被一位比利时人改造,用于法式餐厅的营业,曾引发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将文物建筑尤其是古寺改造成高档餐馆,不符合文物“合理使用”的规定。但是,应该看到,在改造之前,智珠寺被一些工厂占用,这些工厂除了拆除了寺庙的几座大殿以外,还兴建了一座高层公寓。后来,又有一座废品收购站进驻智珠寺,让这座有着漂亮飞檐的古寺沦为垃圾场。经过改造,寺院露出原本的结构和布局,连同它受过的风霜,一起展现在游客面前,这是大功一件。

          因而在活化利用文物建筑时,一方面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与时间赛跑,与古建筑老化的速度赛跑,借助活化项目,把它们修缮起来,留住历史的足迹。另一方面,北京市西城区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思路非常有借鉴价值:从能否与文物建筑本身的历史文化内涵相契合、能否与整个街区功能定位匹配、能否补足地区公共文化服务短板等方面考虑古建筑的用途。其中,有很多措施能够吸引更多年轻人来关注文物建筑,使北京的传统文化能借着古建传承下去。让我们为从“闭门保文物”向“开门用文物”点赞。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40(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17(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