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待博物馆迎来更进一步的智慧转型

      作者:末辛2018-05-19 22:27:33 来源:中国艺术报

        5月18日,在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世界各地的博物馆都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为“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扑面而来的“互联网+”色彩和颇为新颖的提法,一下子把人们的目光吸引住了。

        “超级连接”并非新词儿,实际上,它最初是由社会学家提出的,指的是人与人、人与机器之间在网络化组织或社会中的多样性交流方式。然而,当它与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联系起来,并且被确立为博物馆日的主题,却鲜明地反映出技术革命在社会文化领域的辐射、渗透乃至引起的革命性变化。某种意义上,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也迎来全新的机遇,需要解决众多的全新课题。

        博物馆并非天生就与大众联系在一起的。在过去,在近现代意义的博物馆体系尚未建立之前,无论中外,许多收藏往往都属于私藏,是不对公众开放的。17世纪以来,各种各样的公共博物馆陆续建立,并逐渐向大众开放。藏品由私人属性向公有性转变,对藏品的处理也由存贮收藏向陈列展示转变,博物馆的公共属性随之确立。这个过程,也伴随着寻找公众、联系观众的进程,使博物馆强化了公共服务、知识普及的功能,并在提高国民道德文化修养、科学知识水平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时至今日,公共性已成为博物馆所赖以存在的根本属性。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博物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让藏品走进公众的视野,也已成为众多博物馆在收藏、研究之外承担社会责任、体现社会价值的重要方面。2016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更多博物馆纳入财政支持的免费开放范围” 。通过对公众免费开放、举办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活动等,确实可以看到,近些年来我国的博物馆事业发展形势喜人,越来越多地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进入寻常百姓家。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的技术条件和文化氛围中,许多博物馆也纷纷想出妙招,让博物馆更好地实现与公众的“超级连接” 。比较传统的做法,是完善展陈条件、进行新颖的展陈设计等。而像故宫的文创产品,则一度被网友誉为“清流” ,以别样的形式向公众“开放” ;再如“数字敦煌”资源库平台,利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共享特点,面向全球发布敦煌石窟30个经典洞窟的高清数字化内容及全景漫游,更是让敦煌文化摆脱了物理时空的限制,更广阔地向更多的人们实现开放、联通和共享。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显而易见,技术、创意正在改变博物馆连接公众的方式。

        如果把目光放到人类历史发展的宏观进程中,不难发现,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带来社会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文化发展也不例外。蒸汽机之于工业革命,内燃机、计算机之于第二次、第三次技术革命,再到如今信息技术向人工智能、量子技术跃进,它们对文化的影响最后总会重构产业行业的生态链条。前些年,网络剧制作盛行IP概念,阿里影业也声称要打造全产业链,就是这个道理。从这个意义上讲,“超级连接”概念的提出,可能不仅仅是技术、创意在博物馆领域对原有功能的简单延伸,而更可能是一次惠及广大公众的智慧转型。

        虽然,这个过程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甚至现在也还看不清未来的可能模样,但对博物馆发展而言,对“智慧转型”的预判和布局,恐怕需要提上日程。转型难免有成本,特别是初期,但公众或许只是“超级连接”的一个方面,研究博物馆与技术或其他社会力量的有效连接,未尝不能打开具有广阔想象空间的地带。同时,这很可能意味着,博物馆将变得越来越开放,公众进入博物馆的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也将越来越小,而借助科技和新媒体的力量,让馆内的文化资源“活”起来,并在“活”起来的同时“走到”馆外,无疑是非常值得期待的公共文化服务拓展。事实上,通过VR、 AR等技术的运用,如今很多博物馆已经开始让藏品展示立体起来,而“智慧”地利用手机应用程序及社交平台向公众“送展览” ,也未尝不可尝试。

        或许,目前有些环节还需要进一步磨合,技术支撑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但可以预见,“超级连接的博物馆”已然呼之欲出。“人手一机”的公众已养成了数字接受的习惯,让博物馆开到赛博空间里、开到智慧连接中,必将极大拓展人类文明的记忆空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81(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9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