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只做好市场就够了吗

      作者:王进玉2017-08-29 08:11:31 来源:中国文化报


        经常有人跟我说,希望能给某某画家写篇评论文章,并特别补充强调,“他的市场不错”。似乎一句“市场不错”,就证明了一切,就是在间接告诉我们他画得有多好、水平有多高。从中或多或少能感觉到那份对学术的轻视甚至不屑,以及市场与资本对艺术的偏见和傲慢。每每这个时候,我都会狠狠地回复一句:“只做好市场就够了吗?倘若画家没有学术地位,作品不具有学术价值,市场再好有什么用?”


        市场当然是有用的,至少可以赚到大把的钱,但市场与真正的艺术无关,与真正的学术以及艺术史无关。的确,当前有很多这样的画家,其中也包括一些自称内行但实属“门外汉”的画商、经纪人等,均把市场作为衡量画家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尺。作品有市场,能卖出个好价钱,就认为其成功;作品没市场,卖不出好价钱,就认为其不成功。奇怪的是,这种观念并未随着人们对市场认识的逐渐清醒而有所消减、淡化,恰恰相反,随着金融、资本等的介入,却在一天天地加重、蔓延。而对于很多画家来讲,明明知道过度商业化会对艺术创作产生严重的侵蚀,也会大大限制创作自由,明明知道过分市场化很可能会导致思想的低智化、创作的低俗化,却还是心甘情愿地向市场屈服,被资本左右。久而久之,便再也找不到一个真正的艺术家身上所本该具有的那种感觉和状态,相反,一开口便是所谓的“车子”“票子”,一出手便是所谓的“套路”“习气”“行活”“大路货”,却仍然大言不惭,美其名曰“个人风格”。


        面对这样的画家及其作品,越是反映说“市场不错”,就越要高度警惕。尤其对于学术界,对于有良知的评论家来讲,在进行评论之前,越要谨慎,仔细甄别。无论是对画家的品行,还是其作品的水平,都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再做决定,到底值不值得为其做评论、写文章。当然这里涉及评论家自身的学术姿态问题。作为评论家,一定要有格调、操守和节制,不能好坏不分、黑白颠倒,甚至有意混淆视听,毫无原则底线,见钱眼开。


        而说到当下的学术界,其实一直都有这么一个不成文的约定,即对市场特别火爆的画家,无论是史论家,还是评论家,他们在进行史料撰写、学术整理时,都尽量予以回避。为什么会这样呢?平心而论,目前中国的书画市场泡沫太大,并非一个正常的、纯粹意义上的艺术品市场。过度包装、恶意炒作、虚假营销等行为屡见不鲜,甚至已成普遍现象。毫不客气地讲,当下中国的书画家,无论是其对外的推广宣传,还是作品的市场经营等,存在着太多不同程度的虚假操作行为,尤其在市场经营方面水分更大。作为严肃的、公正的、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美术史书写、学术检验,市场因素很难作为其参考的依据。尤其在目前,学术评价体系跟市场价格体系不存在直接或必然的联系,举凡以市场因素作为重要参考依据来进行史料说明或学术评判的,都很难令人信服。而只有当中国的艺术品市场真正走向正轨、恢复理性时,市场提供的数据及相关资料等,才会具有可信度。


        所以说,对于那些在学术上还未找到位置,作品还欠缺学术性的画家来讲,即便市场做得再好,也没有用,只能是暂时的,折腾一阵子过后自然就偃旗息鼓,甚至销声匿迹了。应该坚信,艺术品的价值体现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学术评判上来,回归到作品的学术性上来。换句话说,学术价值是基石,是根本,它奠定着艺术品的价值,也最终决定了艺术品的价值高度,并直接关系到能否被写入艺术史。


        明白这一点后,画家们就要认真考虑,接下来究竟该以怎样的姿态来进行艺术研究、创作与经营,而不是“只做好市场就够了”。那些屈服于市场和资本,对学术以及艺术的本体创作等表现出轻视、傲慢或虚伪的样子的艺术家,只是在暴露出自己的无知以及修养的困乏,最终将会失去作为一个艺术家的素养和资格,只能是风光一时。


        (作者为青年评论家)


        【除署名本报评论员文章外,本栏目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75(s)   9 queries
      update:
      memory 4.094(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