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适被评让中国文献进入胶片时代:以摄影存留文献

      作者:汲平2015-03-31 09:19:39 来源:光明日报

        小引:图书馆大火与公藏文献

        2015年2月1日,俄罗斯莫斯科,社会科学资讯机构在当地时间星期五晚间发生大火。火情持续17小时,导致俄罗斯第二大图书馆——社会科学资讯机构的图书馆约15%藏书被毁。

        众所周知,公立图书馆文献是国家文献收藏的主体,是一国文脉所系;从文化传承与历史记录的角度来看,实乃国脉所系。这些公藏文献,首先要恒温恒湿地保存,以预防其自身腐朽残损,还要做好防虫、防火、防水、防盗等外力损害,以及应对各种突如其来、防不胜防的不可控外力损害,如战争、地质灾害。但说一千道一万,能够避免上述种种损害的,尤其是类似火灾这种惨重损害的,只能是尽快实现文献数据化储存与管理,让公藏文献借助胶片、电子、网络,成为永世流传的“公器”和永不磨灭的“数字化共享”资源。

        居延汉简与缩微胶片

        早在80余年前,中国文献的复本制作就遇到过一次巨大难题,人工抄写的原始方法已不能满足需求。而胡适提议采取摄影方式存留复本,他也因此成为让中国古代文献进入胶片时代的第一人,实可称之为中国古籍数字化的开创者之一。

        1930年4月20日至5月8日,同年12月27日至1931年1月25日,西北科学考察团在额济纳河流域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了著名的“居延汉简”,总计达万余枚。居延汉简均是距今2000年的文献瑰宝,不但在中国是空前绝后的考古大发现,在国际学术界、考古界也是轰动全球的世纪大发现。但这些古代木质简牍文书相当脆弱,稍有不慎,出土之后的氧化与潮湿都会让其字迹迅速淡化乃至剥落。1931年5月底,当这万余枚汉简运到北平,收藏于北平图书馆之际,不但引发了国内社会各界乃至国际学术界的高度关注,也曾引起过图书馆内部关于如何保管、收藏与整理这批瑰宝文献的种种争议。

        1933年7月,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的胡适,成为北平图书馆委员会的委员长,他授意傅斯年等人与上海商务印书馆接洽汉简的摄影与出版工作。在资金、人员、经验皆有不足的情况下,又逢时局动荡、日军侵略迫近,汉简摄影工作进展艰难。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为防战火毁损与日军劫掠,这批汉简被秘密运往香港。经胡适等四处协商、筹措资金,几经周折,最终还是拍摄了719片分色及红外玻璃片。这批照片中,存留有9000余枚汉简影像,算是为这批瑰宝文献首次建立了图片数据库。

        在此之后不久,胡适在千头万绪、公务繁忙的驻美大使任期之内,为确保居延汉简安全,经与美国国会图书馆磋商与洽谈,又将居延汉简再次从香港秘密转运至美国保存。他在致友人的信中称,“使汉简全部得整理摄影,留一副本在人间”,再“使此万余古简得至新洲‘延其寿命’,此皆足为适减其罪愆”。

        首创北图善本图像数据库

        不仅对汉简如此珍重,胡适还特别关注包括北平图书馆在内的国内善本纸质文献的摄影录副工作。因此,他也堪称是将中国图书馆带入图像数据库时代的第一人。

        抗战期间,胡适设法将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藏书转运至美国保存,并力主摄影录副。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藏书上承清内阁大库、翰林院、国子监南学和南北藏书家的藏书精华,具有重要的文物和文献价值。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华北危急,为使国宝免遭战火毁损,原国立北平图书馆将甲库善本妥善转移至上海租界保存。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日军时常进入上海租界搜查劫掠,这批善本的命运也变得岌岌可危。在此危急关头,胡适与美国政府斡旋,将这批存沪善本寄存于美国国会图书馆。1965年,这批珍贵善本终于被转运至台湾,暂存台北“中央图书馆”。其后,这批书又转移至台北故宫博物院暂存。

        关于这批国宝善本的摄影录副工作,胡适曾在1953年3月8日致杨联升的信中提到,“1942年由我做主,请国会馆缩照北平馆善本书甲库全部,计善本书2800部,共250万页,照成1070rells。后来各大学借印全套microfilm,只需六七千元。当时所费只有四万多元,现在听说,这笔款子已完全收回了。”

        这是11年后胡适的忆述,数据仍如此准确,可见其印象之深刻。当然,从中还可以看到,胡适对纸质文献数据化的成本核算及社会效益是颇为乐观的。的确,借助于缩微胶片的成像,就将那些深锁高阁的秘宝以极低廉的成本代价,化身千万,成为天下公器;孤本不孤,得以世界共享。2014年,中国国家图书馆正是以此套缩微胶片为基础,影印出版了《原国立北平图书馆甲库善本丛书》,即使采用上下双栏影印的方式印制,全书也共达1000册之多,足见当年图像数据库工程之浩大可观。

        前贤夙愿,今人道远

        抚今追昔,从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以胡适为代表的中国知识分子一直在建言与切盼着中国古籍数字化工程的全面实施,一直在期待着中国古籍文献能通过缩微胶片所承载的图像副本化身千万,永世流传而令全球共享。如今,当我们在电子技术条件下,轻松地在万卷浩瀚书海中徜徉,与国宝级文献“亲密接触”,此刻回首往事,胡适们的夙愿已成现实。

        毋庸多言,从胡适建言与开创中国古籍图像数据库以来,80年岁月匆匆过去,缩微胶片时代已为电子网络时代所升级替代,各国文献数字化工程也早已日新月异、进步神速。完全有理由相信,中国的古籍数字化工程,将成为全球文献数字化资源中无可替代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了解中国历史、接触中国文化的进程也将因之提速升级。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59(s)   9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