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青春之力赋能艺术前行

      作者:屈菡2025-08-17 08:27:42 来源:中国文化报

        跬步江山即寥廓(国画) 2.4×2米 2022年 董雷

        青春对于艺术意味着什么?饱满的热情、活跃的思维、旺盛的创造力、不受限的艺术风格,这些汇聚成不可阻挡的磅礴力量,为艺术发展注入了鲜活的动力。

        古今中外,有很多艺术家在年轻时就创作出令人瞩目的杰作,唐代的王勃26岁写出诗歌名篇《滕王阁序》,北宋的王希孟18岁就创作出旷世名画《千里江山图》,意大利的拉斐尔28岁绘就古典主义巅峰之作《雅典学院》,米开朗基罗29岁完成了经典雕塑作品《大卫》,回到现代,潘天寿29岁编撰《中国绘画史》,徐悲鸿23岁发表《中国画改良之方法》的演说,这些作品为艺术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青年艺术家是国家艺术发展的未来。近日,由中国国家画院主办的“艺正青春——全国青年优秀美术作品邀请展”在北京举办,展览面向全国精心遴选了69位优秀青年美术人才,展出由他们创作的200余件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等,从多维度反映了当代青年艺术家的创作风貌和学术探索。

        “中国国家画院自今年起将借助社会力量,持续投入大量精力关注、扶持全国青年艺术家。此次邀请展是一次良好开端,后续将扩大展览规模,形成常态化机制。”中国国家画院院长刘万鸣表示,发掘、扶持和培养青年美术人才是中国国家画院的责任和使命,画院将始终秉持“经典引领、品格立院”的学术理念,通过院校共建、课题共研、作品共创、教学培训、项目合作等多维路径,不遗余力地发掘和培养青年艺术人才。

        本次展览坚持高标准选拔、严格评审和学术引领,通过展出作品可以看出,参展艺术家通过独特的视角和崭新的艺术语言,将东方美学精神与国际视野交织融合,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寻找新的表达,在民族与世界的对话中构建新的范式,无论是传统笔墨的表达,还是综合材料的创新实践,都透露出青年艺术家扎根传统、面向未来的文化自信与创造能力。

        《跬步江山即寥阔》是青年艺术家、中国国家画院办公室主任董雷的山水画作品,他在传统山水画笔墨塑造的基础上,创新构图和章法,力求彰显当代山水的气象。“创新的动力源泉,无疑是中华文化的丰沃土壤。正如李可染先生所说的‘以最大的功力打进去,以最大的勇气打出来’,揭示了在传统中深挖进而实现突破创造的真谛。”董雷说。

        青年艺术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刘海勇的中国画作品《东方既白》描绘了大漠清晨的胡杨从暗夜中醒来,梢头沾染第一缕金色曙光的瞬间意象。画面中使用焦墨与淡宿墨相结合、以草书入画的方法实现酣畅淋漓的大气格局。整棵树纪念碑式的伟岸形象与局部的精微刻画形成强烈对比,呈现出冷峻而坚实的意境,使千年胡杨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象征。在刘海勇看来,面对全球AI语境,青年艺术家要拥有贯通古今中外文明的视野,能够在数据洪流中葆有鲜活的洞察力,具备跨界整合艺术与科学、直面时代命题的生命力,这样才能够以更具辨识度的“中国符号”讲好中国故事。

        《青春的纪念碑》是青年艺术家、北京印刷学院教师孙浩的水墨作品,画面主体描绘了昂扬不羁的骏马用力挣脱驯马人缰绳的瞬间动态,背景的红旗象征着激情与热血,也是作者关于青春的记忆和感受。作者尝试在传统中国画的笔墨结构里,结合一些当代审美经验,将光影的强烈对比与雕塑的力量感进行融合。“我希望以人的个体感受为出发点,借马喻人,去寻找当下社会中的情绪共鸣。”孙浩说。

        中国国家画院油画所的青年艺术家邱琳此次展出的油画作品《金宝街·闲趣》是一次对错位空间的尝试,画面围绕人物的主客体关系,融合了真实与想象的元素。在邱琳看来,青年艺术家应该对外界未知的事物抱有求知和好奇,不断拓展视野,关注同时代不同文化语境下的艺术形式面貌及其形成的逻辑,并深入理解中国的时代精神,使作品参与建构社会文化生活。

        “衷心期许每一位青年艺术家,能勇立潮头,以澄澈之心,倾听时代发展的铿锵足音;以炽热之情,绘制民族复兴的生动实践,自觉将个体的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相连。”刘万鸣勉励参展的青年艺术家说。

        分享到:
        责任编辑:静愚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71(s)   9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