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于志学 达变识次,开宗立派----谈于志学的绘画艺术

      作者:汲平2011-08-16 10:25:23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冰雪山水”是于志学的独创,在古代,没有这种“样式”,在现代,除了他和以他为首的“冰雪画派”外,也没有这种“样式”,在中国,他的“冰雪山水”是独诣,没有第二家,在外国,连一家也没有。古今中外皆无,而于志学独有,即是说,他不仅有了“样式”,而且“样式”十分独特,尤其是他画冰和已成冰的雪,真是鬼斧神工,维妙维肖。于志学“冰雪山水”的独特“样式”体现了他的创新思想和开宗立派的理想。他出身贫苦,他不可能从小衣食无忧,学习经史子集,但也成就了他努力开发自己的天资,胆敢独创,成为原创性的画家,成为开宗立派的画家。

          样式,思想,功力,对于一个画家来说,到底哪一样更重要呢?当然,“样式”中也包含着“思想”,但“思想”不完全体现在“样式”中,“思想”还有独立的一面。“功力”高到相当高的程度,也就有了样式,但“功力”不完全是样式,“功力”也有其独立的一面。还有“思想”高的人也必会有样式。所以,样式,思想,功力三者有相互联系的一面,一者十分突出,其余二者不可能完全没有。但三者都有各自独立的一面。三者皆精,当然更好,但正如谢赫说的:“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姚最说的:”画有六法,真仙为难。”样式,思想,功力“三者俱精者,也确实太难。不过,三者当中,若有一者太差太弱,另二者也很难成立。比如,完全没有思想的人,就不会有样式和功力;或完全没有功力的人,也不会有真正的样式;完全没有样式的人,他的功力也不会太深。

          黄宾虹的画是以“功力“深而见著的,他的样式和思想都体现在”功力“之中,也可以说,因功力太深而出现样式。我们经常见到很多年轻人的画和前人完全不同,也和今人迥异,应该说他有个人的新“样式”了吧,但没有理论家承认他的样式。我仔细考察,原来他的样式没有功力支持。没有功力或功力太差,你搞出不同前人和时人的东西,不过是“花样”,即使“花样”翻新,想弄点小名堂出来,也不会被人承认,也不叫“样式”。所以,“样式”的形成必须有一定功力支持,当然不代表其功力十分雄厚和过硬。

          我还曾提出,优秀作品的另三个因素,即:样式,深度,高度,有样式而样式中缺少深度和高度也不行。这深度就是功力,这高度便是思想加上文化内涵。

          比较而言,“样式”更突出一些。在美术史上有地位的画家都是创造了新样式的画家,南北朝至隋唐的“四家样”,张僧繇的“张家样”是“面短而艳”,改变了以前的“秀骨清像”;曹仲达的“曹家样”是“曹家出水”;吴道子的“吴家样”是“吴带当风”;周的“周家样”是“水月观音”,都是改变程式的新样式,故长留于画史上,为历代所称赞。董、巨的“江南山水”,荆浩、关仝、李成、范宽,“南宋四大家”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赵子昂、高克恭,“元四家”都有突出的个人样式。明清的正统派名家也有个人的样式,但样式风格不太强烈,所以,明清正统派画家地位也不及“宋四家”和“元四家”等等高。

          根据以上所定的标准,我们来看于志学先生的画,应该处于怎样的地位,他对中国画有什么贡献?

          “冰雪山水”是于志学的独创,在古代,没有这种“样式”,在现代,除了他和以他为首的“冰雪画派”外,也没有这种“样式”,在中国,他的“冰雪山水”是独诣,没有第二家,在外国,连一家也没有。古今中外皆无,而于志学独有,即是说,他不仅有了“样式”,而且“样式”十分独特,尤其是他画冰和已成冰的雪,真是鬼斧神工,维妙维肖。古人画冰,大多用笔勾出一个大冰块的外形,有其形而无其质;古人画雪,或留白,或用白粉点染,画飞雪则用粉弹点或甩扔,皆有形或仅有雪意、冰意而无其质。而于志学画冰雪,完全不用弹点,也不是留白或仅勾其外形,而是用矾水加轻胶作为调剂,用墨色直接画出,因为胶矾的作用,自然留白,加之色和墨的自然晕化,表现出冰雪的形和质――白光,透明体以及晶莹剔透的神韵,则冰雪的形质和精神皆再现于纸上,真所谓“功欺造化”,“前无古人”。

          于志学的“冰雪山水”可以说是填补了中国画的空白,也可以说是发展了中国画的技法,但正确地说,他独创了“冰雪山水”的画法。因为古人虽也用过矾水和胶水,但一般只作为加固或避开色墨用,不改变色墨本身的效果,于志学用胶矾改变了色墨的形态(效果),“画出”了冰雪的质,也画出了冰雪的魂。

          于志学“冰雪山水”的独特“样式”体现了他的创新思想和开宗立派的理想。开始,他试验用矾胶水做调和剂时,他的“冰雪山水”画的功力还不太深,虽有“样式”而功力不逮,也就是说他当时的表现力还不强,所以很多人不承认他的“样式”,其时,只有少数学者和画家能看出他的潜力和价值。通过二十年、三十年的研究、加强,他的表现力愈来愈强,功力也就愈来愈深,形式也愈来愈完美,他的“冰雪山水”也就得到举世公认,连曾经否认他的“样式”的人也开始承认并称赞了。这时候,他的“样式”,“功力”,‘思想“都达到一定的高度,因而他的独特”样式“也就更加强烈了,也就是说,他的”样式“既有了”深度“,也有了”高度“,因而,他的作品便成为优秀作品。

          我还曾为优秀作品树立过另外三个标准,即:现代的,民族的,个人的。继承不是重复,重复前人或时人的作品,永远不会成为优秀作品,唐宋元画家的优秀作品,一览可辨,因而优秀作品必须一眼看出时代性,用现代的画法画出具有现代气息的作品,这叫时代的。于志学的“冰雪山水“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也充实了这个时代。民族的,任何一个画家的作品都必须体现民族特色,不能不伦不类。民族特色,发展传统是一路,吸收外国的画法也是一路,但吸收外国的画法,必须化为中国画的形式,也就是必须具有中华民族的艺术特色。西方的画家如马蒂斯、毕加索等都学习和吸收中国的画法,但体现出来的还是西方特色。中国的大画家,大多反对“中西合璧”,徐悲鸿特别反对“中西合璧”,他称之为“中西合瓦”,他说他学习西洋画,是为了发展中国画,也是为了创立新的具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即“民族的”。当代黄永玉的画,有人说不是“中国画”,他自己也说自己的画不是中国画,也不是西方画,就是“画”。但黄永玉作品有一些优秀的作品,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所以,不论东方,还是西方,优秀的作品必须是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于志学的“冰雪山水”,显然不是西洋画,更不是日本画,它是地道的中国画,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特色。个人的,任何一个画家都必须具有个人的风格,这是不言而喻的。于志学的“冰雪山水”当然也具有十分独特的个人风格。

          综而观之,于志学“冰雪山水”是时代的,民族的,又是个人的。所以,他的作品是优秀作品,而创作优秀作品的画家也就是优秀的画家。

          当然,我并不说于志学的作品都是十分完美的,何况他自己还在努力,步步深入,争取更加完美。

          下面谈谈于志学对中国绘画的贡献。

          贡献之一,即以上所述,他创造了古今中外所无的“冰雪山水”的“样式”。填补了空白,发展了中国画的技法。中国传统绘画有“着色山水”和“水墨山水”;以后又把淡彩、浅绛归于水墨,着色又分大青绿、小青绿、金碧‘大写意中又有泼墨、泼彩。于志学创造的“冰雪山水”不是按工笔、写意分,也不是按水墨、彩色分,而是以调和剂变化而出现的一个新的品种,这对中国画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

          之二,中国山水画有北方派和南方派,南方派以五代时董源、巨然为首,画的是江南山水,元、明、清主流山水画派大抵皆出于这一派。北方派以五代时荆浩、关仝以及宋初李成、范宽为代表,画的是关、陕及山东等地山水。而后中国的山水画大抵皆出于这二宗。石鲁独创了黄土高原山水,但他只画了一幅《转战陕北》,尚未形成气候就终止了,似乎也后继少人。东北的冰天雪地,冰雪山水一直无人去表现,甚至黑龙江省自古以来还没有一位十分著名的山水画家。以前说的北方画家主要指关、陕、山东一带,不包括黑龙江。北方画家根据北方山水的特点,创造了雨点皴、折带皴、卷云皴等等,经过几百年的努力,日臻完善,用来表现北方山水,十分理想,也颇见北方山水的特点。南方董、巨发明了披麻皴,表现南方土石结合的山水,也十分完善,也体现了南方山水的特点。而东北特色的山水一直无人去表现。黑龙江等地以冰雪为特色,而传统的画法也无法表现这些冰天雪地的特色。那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绘画中便见不到东北的山水,见不到冰雪天地,这是颇为遗憾的。同时中国画这个伟大的画种,居然不能表现冰雪天地,这就更为遗憾。爱国者,首先必须爱自己的文化,最爱自己的文化者,莫过于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再创造丰富充实的自己的文化。于志学的“冰雪山水”,就丰富了中国的文化,填补了中国画的空白,他增添了中国山水画中冰天雪地的境界,从此,中国画不仅有了南方山水,北方山水,又增加了东北山水,即冰雪山水,他的贡献是巨大的,他以自己手中的画笔为中国文化增加了光彩,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者。

          之三,中国的大画家,包括黄宾虹、傅抱石这样的大名家,画山水不出地方面貌,他们画四川山水、陕西、河北山水、江南山水、北方山水都用一种笔法,似都出于一地。如果他们画常年积雪的岷山、喜马拉雅山,也会是一个面貌,顶多在山顶上留一片空白,表示是雪。而于志学的“冰雪山水”开始主要表现的是东北的冰天雪地,后来他又屡试新法,表现了喜马拉雅山的冰山,没有树,没有云,全是冰,一看便知是大冰山。他自己给自己订下目标,“重点解决表现冰雪宏观世界即南极、北极和中极珠穆朗玛峰的‘三极绘画’,同时还要研究南方雪景画,以佐证中国画的无所不能、无所不包,以佐证北方文化完全可以借‘文化反流’传播和影响到南方。”这说明他很有思想,既然中国画十分伟大,为什么不能很好地表现冰山,为什么不能表现南北极呢?于志学热爱中国文化,并付诸实践,他反复研究,已试验出新法,他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画的领域。

          当然,还不能说于志学的“冰雪山水”就是尽善尽美,世界上没有尽善尽美的事。他的画还有一点点自然主义倾向,力求形象真切,过于忠实于大自然。比如,他画冰,原来用兰绿色,不敢用墨色,因为水是蓝色的,不是黑的。后来他随老猎人外出,突然发现大兴安岭的贝尔茨河河水是黑色的,他才敢大胆地用黑色画河水。其实,即使冬天里河水不是黑色,画家也可以用黑色去表现,只要艺术需要就行了。他迄今为止,画冰雪山水都以维妙维肖为目的,冰挂、冰川、冰河、雪树都可谓再造自然,不唯形貌似,神亦似。当然这也未必不是好事,先求形神兼似,然后再变,或留给后人去变。

          而且,于志学也不是集大成的大画家。他少时艰苦,为生活奔波,乃至食不饱腹,宿无房舍,也没有进过高等学府。他凭借自己的天资和勤奋,师法大自然而成功。文学艺术有继承,有原创,有原创才有发展,有继承才有巩固。于志学属于原创性的画家。中国画有传统,而冰雪画却无古法可依,全靠他独创、原创。我常说一个大艺术家,要“神于好,精于勤,成于悟”,两头靠天分,当中靠勤奋。“神于好”即出自内心的喜好,这不是努力所能有的,而是天赐的;好之而不勤,不能精;最后的成功靠悟性,这“悟”也有大半是天分,于志学三者皆有。但老天并没有把所有的机遇都赐给他,因为陆机《文赋》有云:“苟达变而识次,犹开流以纳泉。”“达变”是通晓变化的规律,“识次”是知道次序的安排。于志学不强求其不能,但尽用己之所能,有次序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尝试、研究和发展,一步一步地走向高峰。“冰雪山水”已形成一股势力,他是这一派的开创人和宗主,他不同于黄宾虹,不同于傅抱石、陆俨少和李可染。王伯敏曾总结“黑宾虹,白志学”,在中国画史上,他和黄宾虹一样将永留于记载中。至于时间的先后,成就的高低,留待后人评说。

          明公安派领袖袁宏道《叙山修诗》云:“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这就是“同能”和“独诣”的问题。“同能”就是你能我也能,你能画黄宾虹,我也能画黄宾虹,即袁宏道说的“雷同”,“雷同则可以不有”,我们虽然在画史上想记载你,也不能。“独诣”就是独创和原创,就是‘孤行“,只有此一家,这是“必不可无”的,画史上,想不记也不行。于志学独创的“冰雪山水”就是’独诣“,就是”孤行“,即使它不是尽善尽美的,但画史上出现这种画法,新的样式,新的意境,新的宗派,便不能不记载,因而于志学在画史上的地位已不可抹煞。所以我用”达变识次,开宗立派“来题目他,前句是他奋斗的经过,后句是他奋斗的结果。当然也希望于志学先生继续努力,进一步充实、丰富、改进自己原创的”冰雪山水“,使之更加完善,更加发扬光大。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50(s)   7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