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乐乐:爱读侦探的女画家

      作者:汲平2012-08-15 16:29:3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钱晓征:我听到过这样的传言:你初见一位作家,就凑上去问他是不是写侦探小说的,后来知道人家不是,你扭头就走了,是不是?
           徐乐乐:没这么夸张吧。
           钱晓征:这个传言很说明你对侦探的喜好程度。许多熟悉你的人都知道你爱读侦探小说,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侦探的?
           徐乐乐:文革中吧,上中学的时候。
           钱晓征:最早读的侦探小说是哪一部?
           徐乐乐:是福尔摩斯,记得这本书当时是没头没尾,解放前出版的,竖版,翻译的文字还是半文半白的。因为第二天要还,晚上就和我姐姐一起坐在床上看。后来这本书又到我手上,我还抄了一些。看侦探成了我中学时在同伴中的资本。我们一群人走在路上,我走在中间,两边一字呈扇形排开,大家一律回头看我,听我讲。我很得意啊。
           钱晓征:那个时候阅读本身比较贫乏,能有侦探看更是了不得的事了。你这个兴趣从那时起一直保持至今吗?
           徐乐乐:我从中学时一直读到现在,收集了差不多所有我遇到的侦探小说。《尼罗河上的惨案》、《东方列车上的谋杀案》等都只有几毛钱一本,这些书我都有,现在都放在书架上。阿加莎有几十本,能买到的我都收集全了。
           钱晓征:你最喜欢的是福尔摩斯,还是阿加莎?
           徐乐乐:当初只有福尔摩斯的时候,当然是最喜欢的,后来有了阿加莎·克里斯蒂,尤其是电影《尼罗河上的惨案》的公映,那个场面、气氛、服装、语言,处处精妙,简直成了侦探迷心目中永恒的经典,阿加莎就一跃而为之最了。接下来还有《阳光下的罪恶》,《爱得华爵士之死》,这几部是由那个胖洛罗演的,演得最好!其他有些电影或电视剧找了个符合小说原型的演员,都不行,无神、无趣。另有一套电视剧《玛普尔小姐》,也是根据阿加莎的书改编的,那个老妇人演得哎呀呀,没的话说!
           钱晓征:侦探小说的历史你研究过吗?
           徐乐乐:没仔细研究过。只知道第一个是爱伦·坡,他可能是把它当作哥特小说来写的,没想到自已开创了另一番天地。可惜他本人只写了几篇,其中一篇开了个头就没了,谁知道后面如此繁荣昌盛,多少作家捧上这碗饭啊,话说回来,不是爱伦·坡,就会是别的什么人,哥特小说就是神秘阴森恐怖的,神秘、阴森、恐怖就有疯子、神经病、毒药、谋杀,有谋杀就有侦破,顺着来嘛。爱伦·坡下面是不是就是柯南道尔的福尔摩斯,就不清楚了,不过福尔摩斯探案的很多基本结构和爱伦·坡的《莫格街谋杀案》相似,不管怎么样,柯南道尔使侦探小说发扬光大,坐稳第一把交椅的还是有可能的。他的擅长也还是神秘阴森恐怖,谋杀动机从谋财害命到政治,国家机密都有,男人嘛。曲折惊险有余,心理因素的细致探讨还不是他最关注的。到了阿加莎,已经进入半现代了,比柯南道尔多了些女性思维,最擅长的是在某个豪华家族内部发生的谋杀,为争夺遗产或者情杀,她也写过间谍或冒险家题材,这部分就糟了,不敢恭维,另外还有美国的加德纳探案系列、奎恩探案系列、法国的麦格雷警长--这一路很严谨,可惜带点愤世感觉。还有一位专写跟赛马有关的。真是跟画画一样,各找各的路子,夹缝中求生存。
           钱晓征:你个人比较喜欢哪一类?
           徐乐乐:我个人口味,最喜欢的仍旧是家族内部的故事,一部小说只要有了这些因素:死了一位老爵士,家中有年轻的遗孀,遗孀的情人,前妻的儿子,或女儿,阴沉的男秘书或女秘书,古怪的管家,寄住在家中的穷亲戚,心怀叵测的家庭医生等等,哎呀呀,这就有戏可唱啦!最不乐意的就是以神秘的谋杀开头,落实到社会因素上去,什么政治腐败,大公司坑人,贩毒等等,买到这样的书只好自认上当。日本的侦探小说很多都是社会黑暗一路。很奇怪,侦探小说到了日本就改称推理小说了,大概他们强调技术性,写作方式罗嗦,线索反复交代,象是做普及工作似的,电影也是如此,蛮好的情节,总少不了鞠躬,握拳,“咳!”“一定努力”!“好好加油喔!”最绝的是一个镜头,女警员被连扇了几耳光,仍面带悲愤不动弹,变成一武士道了,侦探迷如我,也只好换台不看。不过人家有人家的传统,也有写得好的,短篇就有很多。
           钱晓征:中国的怎么样?你也看过吗?
           徐乐乐:象我这样“专业”,实在没的看了,中国的也瞧一瞧。好像是两年前看过一本,作家大概叫刘侗,差矣!光是给角色起名字就够呛,“米朵”,瞧这嗲劲。悬念不够,爱情来凑,动不动来点小资希希的惆怅,真是不由人不一棒子将中国侦探小说打死。不料近来又出来了两个,咦,还好,首先不胡乱煽情了,再看下去,嗯?有点悬念了。中国起步晚,这就不错了。
           钱晓征:你为什么喜欢读侦探小说?
           徐乐乐:读侦探很放松,像做大脑体操,读的时候很紧张,但读完后是一种放松的愉悦。
           钱晓征:这个阅读经验许多人都有,以阅读来达到放松和休息的目的,但你为什么选择侦探?
           徐乐乐:好的侦探有残酷的东西,用缓慢的过程展示一个残酷的结局,而且侦探小说可以研究人的心理。我喜欢探讨心理问题。
           钱晓征:那么你的创作呢,有这个倾向吗?
           徐乐乐:不明显,我的画不适合表现这些东西。
           钱晓征:你的画倒是有一种轻松的,幽默的,谐趣的东西。
           徐乐乐:好的侦探有那种很高级的幽默。
           钱晓征:你认为中国画适合表现这些心理的东西吗?
           徐乐乐:不太适合,西画从一开始就注重明暗对比,这使它更容易倾向于表达内心的情感、心理。中国画只是平面线条,它要求平和,所以不适合表现心理。
           钱晓征:那么你觉得读侦探与你的创作有联系吗?
           徐乐乐:没有什么联系吧。
           钱晓征:你是否只读侦探小说,其他书不看?比如名著?
           徐乐乐:以前都看,现在……名著几乎不看了。
           钱晓征:什么原因?
           徐乐乐:名著……我想大部分名著都是比较沉重的。它揭示的是人性中最深沉,最真实的一面,其中的残酷性其实远在侦探小说这些表面的残酷之上。侦探小说写的是貌似平静的生活,却隐藏了很多痛苦,前者看过就忘,后者非绕梁三日不可。怎么说呢……我想可能因为年龄缘故吧。年轻时还指望探讨人生哲理,人生真谛呢。
           钱晓征:现在就不用探讨了?
           徐乐乐:举个例子,张爱玲死后,人们在她的房间里找到很多侦探小说,以及犯罪实录这一类的书,我得知后大松一口气,张爱玲也如此啊。这就叫抱个名人的大腿。
           钱晓征:说明你对爱读侦探的兴趣,自己并不十分自信吧?
           徐乐乐:是啊。浪费了多少时间,光顾着消遣了。有个朋友说,你看了那么多侦探小说,怎么不写一本出来呀?
           钱晓征:那不是带功利心了吗?
           徐乐乐:功利心谁没有啊?我倒是愿意成为一名侦探小说家的,只是没有这个能力。
           钱晓征:我以为,喜欢读侦探,与孩子喜欢走迷宫好象有某些相似之处。
           徐乐乐:很幼稚,是不是?
           钱晓征:不是这个意思,我认为艺术家的天性是有与孩子相通的成份。艺术家的心灵应该象孩子一样纯粹。你的画中有那种孩子气的纯粹的东西。
           徐乐乐:我早年画儿童画的。
           钱晓征:是呀,我有兴趣来探讨你的阅读兴趣,关注的不是那些学以致用的阅读,我关心的是你自己都以为是无用的阅读,在这里能看到最本质的你。《狮子王》中有一段,辛巴的女儿奇娜雅和刀疤的儿子高孚,前者从小就在父母的关爱下尽情尽兴地玩,后者的一切行为都是为复仇而训练。这两者,谁更接近艺术本质呢?
           徐乐乐:我很愿意听到这样的说法,不过,恐怕有点拔高了吧!我倒是自我感觉有点堕落。只是实在喜欢,堕落就堕落吧。我还幻想开个侦探小说书店,顺带开个侦探小说迷俱乐部,当然,只是幻想而已。南京有这样的地方吗?
           钱晓征:目前还没有。为接近你的理想,我先在可一书店开设一个“侦探小说专柜”。只是,你的理想太专业,之前,我得先做你的学生,接受关于“侦探小说”的启蒙教育。
         
        【徐乐乐:新文人画派代表画家,现为江苏省国画院专业画家。】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74(s)   8 queries by cache
      upd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