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苏金海2011-10-16 15:41:49 来源:一画网推荐
篆刻艺术(近年名为“中国印”)是以中国古文字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一门独特艺术,从殷商后期发源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它在实用印章的基础上,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而演变成的一门与书法、国画相并行的优秀传统艺术。
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近年来绽放出了无比绚丽的光彩。2008年,中国印“京”字成了北京奥运会的会徽;2009年作为国礼,著名篆刻家韩天衡先生为出席上海APEC会议的20国首脑每人刻赠一方姓名印;2009年,中国篆刻艺术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09年,60位篆刻家、240位书画家的作品参加“和平颂——神七太空飞行艺术之旅”,搭载飞船遨游太空。参加此项活动的江苏书法家是言恭达,画家是朱道平、崔进、尹石、孙君良,篆刻家是黄惇、徐利明、苏金海。2010年,上海邀请江、浙、沪60位著名篆刻家为190个世博会参展国刻国名印章,展览后结集出版了上海世博会《万国印谱》。参加此项活动的江苏篆刻家是徐畅、苏金海。篆刻艺术已从文人书斋走向大众,已从中国走向了世界。今天的讲座因为时间有限,加之我不擅操作电子设备,篆刻的历史、创作技法和作品欣赏等内容从略。
一、篆刻的称谓
篆刻艺术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多种名称,有的从俗,有的趋雅。名称如“印章”、“篆刻”、“刻印”“治印(制印)”、“金石”等;作者如“印人”、“印家”、“刻印家”、“篆刻家”、“金石家”等;作品如“印拓”、“印稿”、“印蜕”、“印花”等;学术如“印学”、“篆刻学”、“金石学”等。目前最常用的名称为“篆刻”、“篆刻家”、“印蜕”和“印学”。
二、篆刻的特点
1、篆刻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篆刻艺术集书法、绘画(肖形印)、雕刻于一体,旁及古文字学、历史、文学和美学等多种学科,真可谓“方寸之地,气象万千”。在长期的实践中,由于篆刻艺术涉及的知识面广,人才的成长周期长,历来有成就的篆刻家大多同时也是诗人、文物鉴赏家、书画家和考据学家。书坛流行这样一种说法:“书法家未必是篆刻家,而篆刻家必定是书法家。”此言甚确。清代以来的西泠八家、赵之谦、吴让之、吴昌硕、齐白石等都是书画家。许多现代著名学者如古文字学家容庚、商承祚、罗福頥,考古学家马衡、李亚农、张颔,文学家瞿秋白、闻一多、叶圣陶、茅盾。书画家傅抱石、沙孟海、方去疾、康殷等都是从学习篆刻起步,从而走向文学创作和学术研究之路的。
2、篆刻是一门高雅艰深的艺术。篆刻艺术在过去一直是少数文人雅士的“专利”,印章的创作与展示大多是在书斋或文人雅集时进行,一般平民百姓根本无缘接触。造成此种现象的原因,我以为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篆刻资料的奇缺且价格昂贵。旧时的印谱多为原拓线装本,印数极少,一般学印者只能是望“谱”兴叹。二是入印文字古奥艰深难以释读。篆刻作品使用的文字大多为甲骨文、金文、古陶文、古币文及秦篆、汉篆等古文字,如果未受过专业训练或请专人指导,欲掌握此道那是相当困难的。现在社会上的书画家多如牛毛,好像只要能拿毛笔写字就是“书法家”。有些演艺界的明星、大腕也不甘寂寞,常来书画界“大显身手”,令人惊讶的是至今却很少有人敢以“篆刻家”的身份到处招摇。世有小书家、小画家而无小印家,此现象或可作为篆刻艺术不易学的佐证。
篆刻艺术除了上述的特点之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一提:篆刻创作是一条清贫、寂寞之道,它需要创作者在脑力和体力两个方面进行密切配合,缺一不可。以往篆刻家到了七十岁左右,大多因体弱多病、目力衰退或无奈封刀,或创作量锐减。南京的“篆刻四老”陈大羽、秦士蔚、王一羽、石学鸿先生,大约在65-70岁左右就相继封刀,亦即他们在去世前的10-15年间,由于健康原因或重点转向书画艺术而停止了印章创作。当今六、七十岁左右的篆刻家能坚持创作、坚守这片园地者也十分稀少。其主要原因是篆刻创作的回报率较低和受众面相对狭小所致。至于女性高龄篆刻家那更是凤毛麟角。据我所知,在近一百多年的中国印坛只出现过三位著名女篆刻家,她们是北京的刘淑度、上海的赵林、南京的谈月色。其中以南京的谈月色艺术成就最高。
三、篆刻的现状
篆刻艺术在近三十多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它的普及性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已获得了广泛的认同。它的作者已不分国籍、不分地区、不分男女老少遍布世界各地。日本当代篆刻大师梅舒适先生曾经说过:“篆刻是方寸世界的一种艺术。这种艺术,有着任何其他艺术所不具备的内在趣味和雅兴。”(林乾良《中国篆刻艺术鉴赏》)下面我从六个方面来介绍当代篆刻艺术的现实状况,以增进大家对篆刻艺术的了解和学习兴趣。
1、篆刻用途。古代的印章主要是实用印章,分官印、私印和吉语印三类。印材以铜质为主,也有金、玉、银和木质等。元代以后文人篆刻兴起,用于创作的印材大多为石印。印章的内容分为姓名、斋馆、鉴藏及词句等。
近年来篆刻的用途已大大突破了上述范围,随着我国经济和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它被广泛运用于工艺标牌、产品包装、生活用品、书籍装帧及景观设计之中。单位标志如“上影”、“十八(频道)”、“人民美术”(出版社)等;艺术团体如“江苏省甲骨文学会”(甲骨文“龟”字会徽)、“南京市昆曲研究会”(金文“昆”字会徽)等;集庆门大街景观墙上的“集贤纳福”、“庆云祥瑞”(作者为南京青年篆刻家宋谦)等;日用品如手拎袋、名片、瓷盘、贴墙布等,都采用中国印作为美术设计的重要元素。由此观之,中国印现已扎根于群众之中,其“古雅、厚重、新奇、醒目”的特质,正凸显出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
2、篆刻教育。“文革”之前篆刻课程只在浙江美院(现为中国美院)、南艺美术系等几所高校的中国画专业开设。目前全国已有二、三十所高等艺术院校和普通高校的的人文学院在书法专业开设篆刻课程,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一应俱全。由于历史积淀和师资的差异,各校教学水平不尽相同。目前教学质量较好的院校主要有中央美院、中国美院和南艺美院等。南艺曾在七、八年前招收过我国首位印学博士方小壮(现供职于南大美术研究院),其导师为黄惇教授。北京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2008年招收了首批篆刻创作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其导师为骆芃芃教授。众多高等院校篆刻课程的开设,为培养高端篆刻人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3、篆刻团体。自从1904年吴隐、叶为铭、王福庵、丁辅之等4人,在杭州创立我国第一个印学团体开始,各地相继建立了许多印学社团。西泠印社的宗旨是“保存金石,研究印学”。据2007年印学家林乾良撰写的《关于21世纪篆刻及其篆刻大师的调查报告》称,截至2000年止,全国印学社团共有360个左右。这些团体的名称,有的用“印社”命名,有的则称“篆刻研究会”或“篆刻艺术委员会”。他们经常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讲座、雅集、展览,相互观摩藏品、探讨技艺,其乐融融。目前,能够正常开展活动且具有较大影响的省级印社有西泠印社、北京印社、南京印社、终南印社、山东印社、辽宁印社、东湖印社等。全国性的篆刻组织为中国书协篆刻专业委员会。今年9月刚公布的中国书协第六届篆刻委员会委员共有34名。篆刻委员会主任为苏士澍、何奇耶徒,副主任为李刚田、熊伯齐、崔志强、刘一闻、王丹。江苏唯一的一名委员为苏金海。
4、篆刻展览。篆刻作品的重要展示方式之一就是举办展览。“文革”前几乎没有单纯的篆刻展览。篆刻作品只是作为附属部分悬挂于书法展览之末。1973年,我在南京玄武湖公园翠州观看的“文革”中南京市举办的最大一次书展——“南京市书法印章展览会”(会标为林散之先生所写)时,在最后一间展厅里才见到我的篆刻启蒙老师徐畅先生及陈大羽、王一羽和秦士蔚等先生的作品。现在的篆刻展览种类繁多,既有国际性的和全国性的,也有省、市级的,既有个展、联展,也有单项展、综合展,不一而足。就专业水平而言,目前国内最高水平的篆刻展览是中国书协举办的“全国篆刻艺术展”(每4年一届,已举办了6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每四年一届,已举办了9届,今年12月即将举办第十届展览。入选篆刻作品60余件,江苏大约入选四、五件。)此外,由中国书协举办的“国际篆刻艺术交流展”(已举办了2届)和韩国举办的“国际篆刻艺术大展”(已举办了4届),质量也很不错,参展作品主要是采取约稿的形式。近日(9月23日—10月17日)台北举办的“中国第二届汉字艺术节——两岸名家篆刻展”正在台北国父纪念馆展出。共展出大陆和台湾各50位篆刻家的作品(含两方原石)。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韩天衡先生率团赴台出席开幕活动。参展的江苏篆刻家有黄惇、苏金海等人。
5、篆刻刊物。毫无疑问,篆刻教育和展览对推动篆刻艺术的进一步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而篆刻的专业报刊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视。据我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公开出版和内部出版的篆刻专业报刊不下40余种。现举几种影响较大的报刊介绍之。公开出版的杂志有《西泠印社》(杭州)、《北京印学》(北京)、《印林》(台湾,已停刊)、《中国篆刻》(荣宝斋出版,已停刊)、《篆刻》、《印学研究》(济南)等。内部出版的杂志有《印说》(南京)、《印坛》(济南)、《印缘》(澳门)、《印象》(太原)、《终南》(西安)等。内部发行的专业报有《篆刻批评》(昆山)、《哈尔滨篆刻》(哈尔滨)、《沧海印社》(沧州)等。这些篆刻报刊的专业层次和办刊宗旨各不相同,有的侧重理论研究,如《印学研究》、《西泠印社》等,有的侧重印人品评和创作交流,如《印说》、《北京印学》等。
6、篆刻市场。尽管篆刻艺术现已获得前所未有的进步与发展,但篆刻的地位和篆刻家的生存状态,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处。我曾经在接受《人民论坛》杂志记者采访时说过,论经济收入,如今一流的印人,其所获得的社会奖项和社会产品相当于一个二、三流的书家,四、五流的画家。难怪有许多卓有成就的中年篆刻家要纷纷“跳槽”,或改行经商,或转向书画艺术。现在全国一流书家的作品每平尺动辄一、二万元,二、三流书家的作品每平尺也要四、五千元以上。画家的作品价格更是高得离谱。而一流篆刻家每方印的润格也只有万元左右,二、三流篆刻家的润格只能是等而下之了。即便有些篆刻家能按此润格刻印,其市场业务量也是书画家的几分之一,甚至是几十分之一。与当代篆刻家相比,明清及民国时期篆刻家的作品要幸运一些。2007年西泠印社拍卖公司曾举办过一场“近现代名家篆刻专场”。现介绍几位名家的作品价格。
①清·钱松(1818—1860)刻寿山石章“范守知”白文印(姓名),20000—28000元(1.2×1.2×3.9cm)。
②清·胡菊邻(1840—1910)刻寿山祥云瑞龙钮章“家住大江南北宦游两浙东西”白文印,30000—40000元(3.4×3.4×9.2cm)。
③清·徐星洲(1853—1925)刻枇杷田黄龙钮章“刘氏季子” 印(姓名),80000—120000元(2.7×2.7×7.5cm)。
④吴昌硕(1844—1927)刻封门青闲章“道法自然”朱文印,380000—500000元(2.7×2.7×6cm)。
⑤齐白石(1864—1957)刻高山太师少师闲章“自强不息”朱文印,100000—150000元(2.5×2.5×4.8cm)。
⑥陈巨来(1905—1984)刻寿山石狮钮闲章“莫等闲”白文印,40000—60000元(3.4×3.4×4.3cm)。
从以上拍品中,我们可得到一点启示。一方优秀的篆刻作品应做到“三名”,即“名石”、“名句”和“名刻”。倘能如此它的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便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高。因钱松、徐星洲所刻“范守知”和“刘氏季子”印属姓名之类的作品,其价值也打了不少折扣。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持续发展和人们对书画篆刻作品价值认识的提高,将艺术品作为投资项目和高档礼品已成为一种时尚。
四、用印的误区
最后,再谈一下目前人们在使用印章时所出现的误区。
1、印作低劣。有一些书画家和爱好者,由于缺乏在印章方面的修养和鉴赏能力,经常会使用一些刻技低劣、文字错误的印章。我曾见南京一位老书法家王某,使用的姓名印为“壬某”。曾见无锡一位中年画家别号为“某某楼主人”,而在其作品上所鈐印章却是“某某楼丁人”。众所周知,好的印章可使书画作品增色,差的印章则会损害作品的效果。我们可从书画家的常用印上,窥见他的人格品行和艺术修养。据我观察,当今书画界就整体而言,篆刻家所用印章的质量第一,书家其次,画家第三。某些书画家用印质量低劣,缺乏篆刻修养固然是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我认为还是认识问题。有些书画家认为自己的作品价格高出篆刻家作品的许多倍,如果请篆刻家刻印用自己的作品作为回赠唯恐吃亏,如果要付润格他们又很不情愿。他们习惯使用那些热衷攀附名流的篆刻初学者所无偿奉送的印章。
2、贪多芜杂。有些书画家和爱好者,不分青红皂白,喜欢在作品上钤盖大量的印章,少则四、五方,多则十几方,而且也大不注意印章的大小、朱白、字体和风格,往往致其书画作品乌烟瘴气,恶俗不堪。按照常规,一件书画作品上只需钤盖二、三方印即可。所谓“印不过三”是也。使用印章一定要做到少而精,所用印章的多少应据具体情况而定,不可盲目求多。建议自用印章较多的朋友,可抽时间将印章作一番清理。佳者留用,劣者弃之。自己无力筛选的,可请懂行的篆刻家帮助清理。
我们这些搞篆刻的人,似乎都有一种“职业病”,就是每次观看书画展览时,总要对书画作品上所使用的印章仔细观察、研究,看到好印便会击节叫好,对书画作者产生一种敬意,反之见到水平低下的印章时就会感到遗憾和失望。今天就拉杂谈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在工作和学习之余,抽出一些时间阅览和欣赏篆刻作品,这样也许会给你的生活增添情趣和快乐。
|
-
-
推荐艺术家/
-
-
艺术商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