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览策划的公共性

      作者:汲平2009-08-21 12:00:18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春节回家见到中学时的一位老同学,他已经担任了省体委体工大队的大队长。交谈之中说到体育运动的发展方向,他告诉我,这些年来我们国家的体育过多地考虑出成绩,拿金牌,进入21世纪,要从竞技体育向全民素质体育的方向转变,国家体委正在研究,如何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全民体育健身的行列。  他的话对我触动不小,我想起这些年的一些展览,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贡布里希所说的名利场“竞赛”,或是比阔气,比排场,看谁请来的领导级别高,谁的展览花篮多,谁印的画册豪华,谁送的小礼品多;或是比刺激、比胆大,看谁衣服脱的多,谁敢在自己的身上抽血,谁能从医院弄来死人,谁让观众恶心难受的厉害。至于展览能够观众带来什么,观众会怎么理解,似乎并不重要。这样说,并不是否认这些展览的策划不关心它的社会效果,实际上,这些展览的财力和人力,很大一部分是用于公关与媒体的,但其预想中的基本观众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即政府官员、媒体记者、策划人、评论家、美术馆馆长、画廊与拍卖公司经理、收藏家等,这样,展览成为一些艺术家和策划人所希望的“社会声誉”的放大器,成为一种圈子里的游戏。这种游戏最初参加还有些神秘性,有种加入某一特定社会群体的自豪感,但看的多了,就很有些没意思了,有时上午看一个展览,下午看一个展览,看到的人差不多就是那么一拨人,相互打招呼都有些不好意思。现在有个别展览已经不发请柬,只打电话,来的人越少越好,时间也只有半天或一天,去的晚了就看不到了。有的人一年做一个这样的圈子里的展览,有那么一两百人看一看,就以为了不起了,到处以“著名策展人”自居。

          我于是有些纳闷,不是已经进入后现代主义时代了吗?后现代主义可是反对现代主义的“精英”意识的,主张艺术是流行的、大众的,主张艺术要积极参与社会,主张观众对艺术的主动接受。
          我想讨论的是,当代艺术的公共性在交流传播方面如何体现?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展览策划人,应该如何理解展览策划的公共性?在展览策划的公共性与展览成本之间,有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进入21世纪,这个问题要好好想一想,至少策划人要好好想一想,是否展览的观众多就一定是通俗、水平不高?
          我的一个基本想法是,无论是作为博物馆、美术馆还是作为策展人,其所策划或举办展览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是面向最广大的市民观众。无论是普及型或是实验型的展览,都必须将观众的理解与参与放在第一位,调动一切手段,尽一切可能,吸引最多的观众来观看展览。这是展览公共性的一个基本含义。公共性的第二个含义即展览中的艺术作品,虽然是艺术家个人情绪与思想的流露宣泄,具有艺术表达的充分自由,但必须考虑与观众的交流,艺术家的创作应该尽可能性地关注时代、社会、公众最为关心、最为迫切的问题与领域。在此我们不否认后现代主义艺术对内容的关注,对社会的关注,对大众的关注,艺术不再是少数精英艺术家的先知先觉的“神启”与“说教”。展览公共性的第三个含义是,从展览策划的技术角度来说,要考虑运用各种影像、文献、讲座、对话、导赏等多种手段,在展览现场与观众发生即时交流,而不是让观众被动地成为静止的观赏者,也不是策展人在画册中写一篇晦涩难懂的序言就可以应付观众的单向表述。展览公共性的第四个含义是,努力使展览从美术馆的空间走出,运用大众媒体,室外空间,社会制度等,推广更为广义的“艺术”乃至“艺术观念。
          上述公共性的不同方面,也就是展览策划中的资金运用与成本核算的基础。作为一个展览策划人,必须有强烈的“成本意识”,即展览资金的运用,应以落实到观众及其对艺术的接受,参与和理解为最终目标。我们可以借用发达国家的文化经费计算方法,即一个国家每年用于国民文化的资金总数平均分到每个国民身上是多少[1],来确定展览成本。例如,一个小型实验展览,如果投入资金为3万,展出两天,前来观看的观众为500人,那么展览主办者实际上为每个参观者花费了60元(画册传播过程中阅读的观众这里暂且不计)。如果一个大型展览,投入资金150万,展出30天,前来观看的观众为10万,那么主办者为每个观众花费了15元。现在我们加入门票再行计算,小型展览的门票如果为10元,则门票收入5000元,主办者仍然要为每个观众花费50元。大型展览的门票如果为10元,则主办者为观众所花费的资金为每人5元。后者的计算并非没有根据,在国外,一些重要的展览,如塞尚、凡高的回顾展,往往提前数年策划,展出至少3个月至半年,观众需要提前定票,人数可达几十万。即以1995年我参与策划组织的《米罗艺术大展》为例,北京展览预算50多万元,展出40天,观众4万余人(以中国美术馆出售门票计算,上海展出人数未统计),不算展览的画册、专刊、场刊,仅门票14无,已经赢利。重要的是,观众不出国门,看到了世界一流艺术家的作品。另举一例,即我参与策划的青岛市东海路雕塑艺术馆落成庆典与展览活动,总预算140余万,2000年5月1日开幕,第一天和第二天免票,参观人数即达6万人,第3天上午,10元一张门票即售出1500余张,到当年的10月,据不完全统计参观人数己达40多万人(据我所知,1999年法国巴黎奥塞美术馆举办的英国拉斐尔前派画家爱德华•伯思一琼斯的回顾展,是当年全球博物馆参观人数最多的第4大展览,参观人数也就是40万人左右)。东海路及其雕塑景区已成为青岛市民假日休闲的主要景区。青岛雕塑艺术馆及其室外展区己被青岛市旅游局列为与崂山风景区并列的重点旅游景点。
          以上所说,是希望我们的美术馆长和展览策划人,能够为最广大的艺术受众着想,更多地策划一些高水平的重要展览,吸引更多的观众参与艺术的理解与接受,从国民文化、艺术支出的平均成本来说,也是十分经济的。说到底,艺术展览的策划,首先要明确艺术是干什么的,艺术是为什么人的,展览的创意与选题由此生发。作为艺术策展人,策划一个展览的基本动机,到底是一切着眼于艺术为社会和公众,还是拿艺术家当道具,突显自我,这正是判断艺术策展人专业素质的基本标准之一。
          注:[1]、德国柏林市1995年度政府文化、艺术事业支出总额为8亿美元,相当于这个城市总预算的2.6%,也就是说政府为350万柏林市民每人支出225美元用于文化和艺术活动。1995年发达国家文化、艺术事业支出人平均数如下:(单位:美元)
        瑞典45.5  德国39.4  法国35.1 荷兰33.6
        加拿大28.5 英国116.1 美国3.3(注)
        (注:美国的人均文化、艺术支出偏低,一是人口基数较大,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文化、艺术事业的经费来源很多是私人和企业、基金会等民间资金的赞助,政府以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来鼓励民间对文化、艺术事业的资金投入。)

        来源:网络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51(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