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地图讲述天津大变化

      作者:汲平2009-10-13 10:09:35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2)

          (2/2)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主干道变身步行街 新桥梁替代老渡口 小区绿化像座公园 旧建筑成名胜古迹






        地图就像一面镜子,真实地反映出一个地方点点滴滴的变化。摄影/齐琦 杜建雄



        市民陈元祯先生是一位地图收藏爱好者,从1875年与天津有关的《八省沿海图》到2009年最新版的天津地图,他所收藏的地图多达千余种。

        闲暇时候,陈先生经常打开地图看一看,比一比。他总结,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现在,城市更绿了,高楼地标星罗棋布了,海河上的摆渡被一座座桥梁取代了,一座座古老建筑经过改造成为文物古迹、旅游名胜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绚丽多彩了。







        出生于1948年的陈元祯先生,是位地道的地图收藏爱好者。年轻时,他经常东奔西走于其他城市,但由于没有那些城市的地图,他就开始自己手绘地图。直至现在,老人还保留着那些亲手绘制的地图。从那以后,陈元祯爱上了小小的地图。他利用业余时间逛旧书市场、书店购买一些比较难得的天津地图,朋友也会送上珍贵的地图资料。如今,老人收藏的天津地图达千余种。

        地图收藏家

        地图印证60年发展

        交通要道变身步行街

        收藏的同时,陈先生更喜欢考究、总结。在他的家中,可以看到数百本有关地图研究的书籍,而他每得到一幅地图,也都会查询历史资料,了解当时发生了什么。

        “地图最能体现天津60年的变化,我平时就喜欢拿着地图进行研究,咱们天津的变化真是太大了。”陈先生和新中国一起成长,他收藏的地图更是见证了60年的变迁。“你看,原来地图上的主干道、交通要道,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步行街、限行路。”指着摆在桌上的各个时期的天津地图,陈先生介绍说,原来天津的主要交通要道是和平路、解放北路、新华路等,而现在取而代之的是中环线、外环线和一些放射线、快速线等。“不仅如此,桥梁的变化也是很明显的。”在一份地图上可以发现:截至1954年,天津海河、北运河、南运河、新开河等由于桥梁很少,两岸交通主要依靠渡口,而现在这些渡口都已经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座宏伟的桥梁。

        住宅楼仿佛建在公园里

        “原来地图上的许多旧楼庙宇,经过重修、改造,也变成了古迹文物。”陈先生介绍说,通过地图的变化可以发现,五大道小洋楼、金融街、天津鼓楼商业区、天津市古文化街(玉皇阁、通庆里)、意式风情街(袁氏旧宅、冯国璋旧居、原奥匈领事馆等)、大悲院、挂甲寺、天后宫、大胡同商业街等古迹都经过了重修、改造,再放异彩。

        “仔细看地图可以发现,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的工人新村,现在早就变成了‘拆迁户’。”陈先生介绍,在地图中能发现,许多公寓、居住区、大厦,周边的绿化更好了,这些楼房仿佛建在了公园里。

        他说:地图多样见证生活多彩

        “时代在发展,测绘技术也在发展,如今的地图越来越人性化了。”陈先生收藏的地图种类纷杂,包括主要道路交通限制示意图、行车指南专用图、医药指南图、工商企业交通图、邮政编码图、生活用图、房地产开发示意图、经贸图和经贸购物导游图、文物地图、医疗保险定点单位图、五大道旅游图等。陈先生表示,地图的多样化说明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了。

        “近几年,经济技术开发区、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滨海新区等陆续在地图上亮相,这说明我们天津发展速度越来越快了。”拿着崭新的天津地图,陈先生骄傲地说。

        来源:网络  责任编辑:杨小薇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
        艺术商城/
      Processed in 0.067(s)   8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