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雄梦·马语——朱乐耕陶艺马创作20周年纪念展

      作者:汲平2018-05-15 09:02:37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1/9)英雄梦·马语——朱乐耕陶艺马创作20周年纪念展

          (2/9)《奔马图》之三 40x40cm 红绿彩瓷板画 2018

          (3/9)《登高》 56x56cm 高温颜色釉 综合装饰瓷板画 2014

          (4/9)《湖光山色》之一 25x56cm 高温颜色釉 综合装饰瓷板画 2013

          (5/9)《新年》 80x80cm 红绿彩瓷板画 2014

          (6/9)《秋水》 51x56cm 高温颜色釉 综合装饰瓷板画 2014

          (7/9)《行空的天马》 145x20x12cm 高温陶瓷 2012

          (8/9)《乐耕窑-风》 32x12x36cm(珊瑚红)高温色釉陶瓷 2018

          (9/9)《征之二》1 55x68x82cm 红绿彩绘画 装饰高温陶瓷 2017

          中国美术家网--让艺术体现价值

          展览名称:英雄梦·马语——朱乐耕陶艺马创作20周年纪念展
          展览时间:2018/05/21~2018/05/27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17号-(恭王府)
          主办单位: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
          参展艺术家:朱乐耕

        预展日期:5月11日-5月20日

        开幕日期:2018年5月21日下午4:00

        展览地址:恭王府“乐道堂”正殿及东、西配殿

        2018年5月21日下午4:00,由恭王府博物馆主办,由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美术学博士孙旭光策展的“英雄梦·马语—朱乐耕陶艺马创作20周年纪念展”,经过半年多的准备,展览的开幕式将在北京恭王府的“乐道堂”举办。此次展览不仅是朱乐耕陶艺生涯中以“马”为主题创作的首次个展呈现,也是恭王府2018年开园之后迎来的首次展览之一。

        朱乐耕是中国著名的陶艺家,在国际陶艺界也负有盛名。他的作品视域宽阔,是环境陶艺方面的开拓者,他所创作的置放于环境空间中的绘画与雕塑,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其中“马”是他最喜欢表现的主题之一。此次展出的陶艺马作品贯穿于朱乐耕陶艺创作的各个阶段,其中包括以《马语》《万马奔腾图》为代表的红绿彩瓷板画、以《秋水》为代表的高温颜色釉综合装饰瓷板画、以《征》为代表的红绿彩绘画装饰高温陶瓷雕塑,以及以《风》为代表的高温陶瓷雕塑,共甄选作品40余件(组)。此次展览系统地梳理了朱乐耕20年创作历程中“马”主题的陶艺作品,从不同角度阐释了“马”这一主题在朱乐耕陶艺创作历程中的重要意义。

        朱乐耕之所以钟爱“马”的题材,那是因为在他的心目中,“马是和英雄在一起的动物,是英雄的承载者和化身”,通过不同意象的马以及“马群”的变幻组合而形成的精神与气势,演绎了马与“英雄”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英雄”对于朱乐耕来讲,是一种梦境与精神,而马则是这种梦境和精神的载体。此次展览见证了朱乐耕以中国哲学的理念,辅以精湛的陶瓷工艺所描绘出的以马为主题的“英雄梦”。本次展览的策展人孙旭光在展览序言中写道:“朱乐耕先生的作品追求自然天成,无论是其立于云天和冰川之间的‘天马’,还是迎风前行的‘群马’,或是低头沉思的‘马语者’……都是用酣畅的泥土手工塑造而成。泥土形成的自然肌理,在凹凸不平肌理中所形成的釉色的自然流动,还有窑火的窑变所留下的火焰感,让人看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在其作品上的体现。”

        本期展览将于5月11日持续至5月27日。


        序言

        文/孙旭光

        恭王府博物馆馆长、研究员,美术学博士

        今年是著名的陶艺家朱乐耕先生以“马”为题材的系列作品创作的20周年,朱乐耕是以能与“泥”对话,挖掘东方哲学价值,以创造具有中国精神内核的当代陶艺而著称。“马”是朱乐耕的创作对象,也是他寄托于梦想的对象。马是英雄的坐骑,是有灵性的人类伙伴,在朱乐耕的手中,它是“马”,也是“非马”。之所以是马,是因为具有马的形体,而之所以“非马”是因为其并非完全是马,而是由泥土与火变幻出的一种精神的承载之物。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仪,万物有成理而不说”,马是不言之动物,泥土与火是不说之物质,其不言不说却能成大美,这种大美是自然天成,也是天工借助朱乐耕先生的手自然流出。之所以如此评价,因为朱乐耕先生的作品追求自然天成,无论是其立于云天和冰川之间的“天马”,还是迎风前行的“群马”,或是低头沉思的“马语者”……都是用酣畅的泥土手工塑造而成。泥土形成的自然肌理,在凹凸不平肌理中所形成的釉色的自然流动,还有窑火的窑变所留下的火焰感,让人看到了中国人“天人合一”的哲学追求在其作品上的体现。

        朱乐耕先生用泥、用火、用釉来表现“马”的作品的手段超一流,同样他的绘画“马”的气势也超一流,他的红绿彩马,色彩强烈,用笔简练。有的迎风而立,有的万马奔腾,极有感染力。他还有一批以肌理和釉色自然形成河流山川以及天空,然后,在釉上绘画二次烧成的作品,也极具创作力,这是朱乐耕于十几年前开创的一种表现手法,影响了当代景德镇陶瓷装饰的一种风潮。朱乐耕先生是这个时代艺术的引领者,他的影响力不仅在陶艺界,就是在当代艺术界也是具有开拓性的,他写的《时代呼唤具有中国精神的当代艺术》的这一两会提案公布后,在整个美术界引起了强烈的关注。他认为,“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就是要让文化引领时代,引领国家建设,在各个领域中体现中国精神。在这样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创作出具有中国原创精神的当代艺术。这样的当代艺术要在中国的母体文化和哲学基础中找资源。

        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实践的,在他的作品中,不仅具有非常当代的表现形式,还具有非常强烈的中国精神和东方美感。

        最后祝: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马语·英雄梦

        文/朱乐耕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我的艺术生涯中,马是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之一,之所以爱做马,是因为我的心中始终有一个英雄梦。这个梦是源于小的时候,我的大伯总是爱跟我讲古代英雄的故事,赵子龙、关公长、张飞、吕布等,这些英雄的故事各有不同,但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每个人都有一个钟爱的坐骑,那就是富有灵气的马匹。后来稍大一点后,我爱画画,尤其爱画武将,每个武将都是骑在马上打仗和奔跑,于是,马是和英雄在一起的动物,是英雄的承载者和化身,这样的印象就刻在了我的脑海中。从1997年开始,我在一把壶的壶纽上开始做马的雕塑,虽然壶盖不大,但我却把它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世界,取名为原野,一匹傲立在原野上的马匹。后来我开始做各种以马为题材的雕塑和绘画。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迎风而立的马匹,奔跑不息的马匹,整装待发的马匹……在这里我们只看到马,看不到骑马的英雄们,因为所有的英雄豪情,所有的英雄气概全融在马的形象之中。后来我开始把马做到了空间环境中,我发现只要有马在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充满了灵气,那迎风而飘的鬃毛,那雄壮而有气势的列队,散发着当年古代英雄的气息,也让我们今天所处的空间感到了草地的芬芳,听到了战马的长啸。我爱做群马,群是多的意思,多会富有结构性、群体性,还会有更多的节奏感和力量感。

        雕塑对环境空间的拓展有无限的可能性,尤其是以陶瓷为材质,那种由软而钢的各种可塑性,给所要表现的对象提供了多种的可以表达的手段。因此,我所做的陶艺马,也是在尝试各种的表现手段,有翻模成型的雕塑加绘画,有徒手成型的泥片加泥板的造型等。在表现手段上我力求创新,在表现的体量上我也力求高难度。用瓷的材质,做成这样体量的雕塑,在历史上几乎不可能,即使在今天也是高难度的。但我喜欢不断地挑战自己,因为我是做马的人,马是英雄们的骑坐,我虽然只是一位艺术家,但在做作品时也需要有英雄的气度、英雄的气势。是马鼓励了我不断向前探索的勇气,我所做的都是大空间大气势的作品,那是因为我心中有马,有马激起的英雄梦。自己到今年我已做了20年有关马的作品,百做不腻,常做常新。

        有时甚至幻想自己也成了一匹长啸傲立的马匹,那是一个英雄的形象,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英雄梦,在古代人的英雄梦里总会有一匹马,今天的英雄也许不再驾驭马,但马却是我们心中永远挥之不去的英雄梦的象征之物。


        朱乐耕简介

        朱乐耕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第十一、十二、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享受国务院有特护贡献津贴的专家待遇。他是2012年文化部“物质文化遗产薪传奖”和2013年“中华艺文奖”的得主。他曾在中国、新加坡、香港、韩国、美国、法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及地区举办个人陶艺展。其主要贡献在于将当代陶艺与环境建筑相结合,并以气势磅礴而著称,其多件作品被安置在韩国的首尔、济州岛,国内的北京、天津、上海等一些著名的建筑物中,成为多座城市的重要公共艺术及人文景观,是一位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当代陶艺家。多次应邀在美国哈佛大学、美国阿佛雷德大学、美国肯塔基大学、加拿大拉瓦尔大学、日本东京艺术大学、韩国弘益大学等许多国家的重要大学讲学。在各种讲座及学术交流中,他通过自己的陶艺实践过程阐释了中国自然主义的哲学观,阐释了中国哲人对世界的认识,进而表达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以及对现代社会的认识。他认为,自己的作品具有很强的当代意识,但他将自己的作品的当代性,定性为本土化的当代性,即具有中国哲学意味的当代性风格。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73(s)   13 queries
      update:
      memory 4.275(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