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爱之塑-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

      作者:汲平2016-02-28 10:36:00 来源:中国雕塑家网
          展览名称:“至爱之塑-王临乙、王合内夫妇作品、文献纪念展”
          展览时间:2016/03/04~2016/04/03
          展览地点:[北京]-北京市朝阳区花家地南街8号-(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主办单位:中央美术学院 中国美术馆 承办: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
          参展艺术家:王临乙 王合内

        开幕时间:2016年3月4日    

        总策划:范迪安

        总顾问:吴为山

        项目总监:王璜生    安远远  

        学术顾问:盛扬  常沙娜  曹春生

        策展人:曹庆晖  王伟

        展览统筹:唐斌    赵辉    王雪峰

        策展助理:李垚辰

        前  言

        在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的历程中,有许多先贤创造了非凡的艺术业绩,也留下了动人的人生故事。王临乙、王合内两位先生相识于法国,结缘于雕塑,因爱国情怀回到战火纷飞的中国,从意气风发走到耄耋白头,一生相濡以沫、鹣鲽情深。他们的相遇、相知和相守,既是中法艺术联姻与结合的象征,也是充满着艺术创造精神的传奇。

        两位先生淡泊名利,苦心耕耘,将才华与生命奉献给了中国现代雕塑创作和教育事业。在中央美术学院,一直传颂着王临乙先生当年辅佐徐悲鸿先生进行校园建设、改造天光画室的佳话,更敬佩他在雕塑艺术创作上引进西学、融汇传统的精神。从人民英雄纪念碑大型浮雕《五卅运动》、民族文化宫大厅浮雕创作等纪念性雕塑中,可见他严谨精深的艺术功力和蕴含中国传统雕塑神韵的创造。王合内先生既是王临乙先生在生活和事业上的伴侣,同时也是一名优秀的雕塑家,她创作的大量动物雕塑,将独特的女性情怀与法国雕塑的优雅气质相糅合,造型简练,内蕴刚劲,情趣盎然,深受人们的喜爱。在他们二人的作品中,无不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真切感怀和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他们长期从事雕塑教学,在人才培养上把欧洲雕塑教学的规范与中国传统文化学养相融合,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人才。他们虽然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他们以师者父母心的胸怀对待自己的学生们,言传身教,培育出芬芳桃李。

        此次,中国美术馆和中央美术学院通力合作,筹组两位先生的作品与文献纪念展,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学术准备,结合各类文献、材料梳理出两位艺术家的创作历程。在他们的学生盛扬、常沙娜、曹春生老师的指导下,展览以丰富的作品、手稿和影像资料构成两位先生的艺术人生与创作世界。在展览空间里,观众定能感受到中国近现代雕塑的发端源流和两位艺术家真挚的艺术情怀与卓越成就,更能感受到属于这对艺术伉俪的“至爱之塑”。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范迪安    2015年11月

        【身影】

        雕塑家王临乙、王合内夫妇,离开我们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来,除了与他们至亲至近的亲友和学生——现在也都是古稀、耄耋之年的老人了——已经很少有人能记得起他们的身影了。

        王临乙、王合内是谁?为什么要纪念他们?面对更年轻的美术创作者和爱好者来说,这已经是一个必须要回答的提问。而对于他们至亲至近的亲友和学生来说,这也是多年来一直企盼的一个交代和慰藉。就让我们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王临乙、王合内夫妇的遗物,来勾勒和追念他们曾经的身影和传奇——不,准确地说,是那一代人曾经的身影和传奇吧!

        本展厅主要通过旧照、遗作和遗文,还原王临乙夫妇的身影和艺术,特别是他们青春的身影和艺术。具体内容分为如下部分:

        1.  山高水长——王临乙和他的老师徐悲鸿。

        2.  一生一世——王临乙和王合内。

        3.  地久天长——王临乙夫妇与留学生朋友们。

        4.  写生的品味——王临乙1930-1940年代的写生。

        5.  佚像的品格——王临乙1930-1940年代的雕塑。

        6.  青春的眼光——王临乙1930年代欧游摄影。

        7.  相关文献。

        【山高水长】

        在王临乙的艺术人生路上,画家徐悲鸿是对他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老师。当年,把他招引到身边亲自培养的是徐悲鸿,争取留学名额把他送到法国并指定他学雕塑的是徐悲鸿,回国后举荐他为国立北平艺专雕塑科教授、能使他再度赴法有条件迎娶王合内的是徐悲鸿,抗战胜利后信邀他到北平共建新国立北平艺专的是徐悲鸿,及至1951年他在三反运动中遭诬陷隔离、抱病上书呈请放人的还是徐悲鸿。可以说,没有徐悲鸿就没有王临乙的艺术青春!而他们师生间这份深情在王临乙夫妇的遗物和旧照中也有清晰的反映。

        此外,对王临乙雕塑艺术成长产生积极影响的还有法国雕塑家布德尔(Emile  Antoine  Bourdelle)和布沙尔(Henri  Louis  Bouchard),但非常遗憾,在王临乙遗留旧照中并没有发现他们的照片,只有疑似王临乙在布沙尔工作室学习时的照片。尽管如此,从王临乙日常和学生们的交流中也能强烈感受到他对两位艺术家的敬意和尊重。

        这份师生情谊,如山高,似水长。

        【一生一世】

        王临乙和王合内坚如磐石的爱情在今天看起来无疑是个传奇。

        1933年王合内从尼斯国立图案学校毕业考入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学雕塑的时候,王临乙已经是二年级学长。他们邂逅于巴黎春季美展并开始交往恋爱,但两位年轻人罗曼蒂克的恋爱并没有得到王合内父母的祝福,他们强烈反对自己视若明珠的小女儿嫁给一位来自又远又乱的穷国艺人,但对成绩优异的王临乙一往情深的王合内却不改初心,无奈的父母最终同意等王临乙回国拿到职业证书后他们才可以结合。王临乙前脚毕业后脚立马就赶回国找机会,等他在恩师徐悲鸿举荐下拿到国立北平艺专教授聘书后,还真就又马不停蹄地回头来找他的合内。

        有情人终成眷属。但迎接这对新婚夫妇的不是安居乐业,而是卢沟桥事变以后的兵荒马乱和颠沛流离。没有谁听说王合内抱怨和后悔,只见她嫁夫随夫、任劳任怨地忍受着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苦难。好不容易不打仗了,好不容易盼到解放了,谁曾想在三反运动中王临乙又受到贪污诬陷而被隔离审查,她担惊受怕却又手足无措,谁能帮她?谁敢帮她?闻听丈夫自杀,情急之下她只能找徐悲鸿院长救夫回家!事实证明她的丈夫是清白的!

        她爱她的丈夫,爱得无怨无悔,她爱这个国家,爱得改籍入华。但现实总是那么残酷,十年浩劫的内乱自然也少不了波及到她的丈夫还有她。可是1976年王合内第二次回法探亲,总是说中国很好、她在中国很好,她谢绝了哥哥的挽留,告别故乡又回到她的中国,回到她和王临乙的家。两人甘辛相共,携手走过六十年的钻石婚纪念日,临了却是王临乙在1997年7月先走了,留下王合内在不是家乡的家乡想他和想家。“苦海,泛起爱恨,人世间难逃避命运。”两年半后,王合内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王临乙和王合内这一生一世的爱,不容易、不简单。

        【地久天长】

        王临乙上世纪二十年代末跟随徐悲鸿学习,随即不久又在徐悲鸿争取和安排下留学法国学习雕塑,先后毕业于里昂和巴黎的美术学校,后来成为他妻子的王合内也是他在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的同学,所以他至亲至近的同学圈主要是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嫡系子弟,以及同时入读里昂、巴黎美术学校的同学——特别是中国留学生同学。他们这二、三十位中国留学生同学1931年4月2日在巴黎发起成立的以“联络感情共同研究艺术为宗旨”的“中国留法艺术学会”,现在已成为学者们深感兴趣的研究对象。这其中与王临乙关系最为密切的有吕斯百、常书鸿、吴作人、秦宣夫等人。他们不仅是同学,而且回国后也有共事甚至是长期共事的经历,从黑发到白发、在岁月沧桑的几十年中,一直保持着家庭间的交往和友谊。

        王临乙夫妇的这些同学或同事,不少人也是进入二十世纪中国美术史的名家,每个人也都在时代的波涛中走过了自己满是爱恨情仇的人生和创作道路。所以,与其说这里触及的是王临乙的故事,还不如说是触及到一代人的故事。

        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

        朋友不曾孤单过,一声朋友你会懂,

        还有伤,还有痛,还要走,还有我!

        这一代老朋友,太值得追念和研究了!

        【写生的品味】

        王临乙当年在法国学习的素描和速写成绩相当突出,这不仅在他的毕业证明上有确凿显现,也有低班同学常书鸿的回忆为证。常书鸿曾经在他的回忆录里说,由徐悲鸿保举派出的王临乙、吕斯百这两位同学“以出色的成绩震动了里昂美专”。震动——可见这个印象在常书鸿心里有多重。

        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王临乙遗物中存留的早年在法学习作业并不多,而且他在1949年前的素描或速写写生也不多。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能够从中选出不同时期的若干作品——包括在法留学时期的女人体习作,1936年回国完成的女人体习作,以及1939年内迁云南时期少数民族妇女写生——来了解其中的优点。

        其中最突出的是,也是一以贯之的,正如雕塑家钱绍武曾经评论的那样:“他没有什么条条框框,只是凭着自己灵敏的天赋和诚恳的学习态度,既不虚夸也不造作,聪慧尖锐的观察和心手的天然协调,以及中国人对线的特殊敏感,几乎不走弯路地画了出来,所以看不见很多磨蹭修改的痕迹,却落落大方、形神俱足。”

        “落落大方”,正说出了王临乙写生的品味。

        【佚像的品格】

        从登记在册的王临乙遗作情况来看,他1949年以后的雕塑作品相对保存比较完整,1949年前的除个别以外绝大多数没有保留下来,这些没有保留下来的作品中的重要部分,尚有照片且只能通过照片解读,因此,这里以佚像称呼。

        王临乙的这些佚像涵盖两个时期:(1)1930年代初在里昂和巴黎留学完成的人体习作与创作稿。(2)1936-1948年的委托订件、教堂订件和个人创作。由此可以分析,王临乙1930-1940年代雕塑的品格:

        1.  注重大体。这方面的特点与他的写生品味之间有紧密的逻辑关联。注重大体从雕塑训练上讲,是写生整体观察方法的进一步实践,但当王临乙将这种方法上升到艺术审美原则来要求的时候,就显现出一种特殊的品质:不轻飘,不琐屑,有重量。

        2.  格调方正。虽然王临乙是法国学院雕塑科班出身,但总体上却不给人以“洋派”的面目。虽然他在法国怎样接触和理解煌煌中国雕塑传统还是一个有待研究的课题,但显而易见的是佚像所反映出他倾向中国雕塑大器朴茂一脉的意识还是比较自觉和连贯的。这种意识和注重大体的品质相合相生,强化了雕塑表现的力度和厚度,造成一种方正端严的雕塑品格。

        3.  抱有态度。无论是委托订件,还是个人创作,无论是名人肖像,还是历史题材,无论是写实,还是隐喻,其中的代表作都显示出王临乙这一时期雕塑创作中的一个基本倾向,即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态度有立场并且是站在公义一方的雕塑家。人正,格调也就不俗。

        【青春的目光】

        近年来,学术界对于民国摄影的研究兴趣与日俱增,属于那个时代的摄影师专案研讨也逐渐呈现在公众的视野里。在此,想提请同仁注意的是,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并不见得只为大家认同的职业摄影师才能实现和把握。有艺术背景的画家、雕塑家一旦有条件拿起相机,并且有兴趣捣鼓,那么他们出手的照片就很难说只是一张老照片那么简单了。这方面,进一步征集、研究和讨论的空间其实都还是蛮大的。

        这里,仅以王临乙为例,向观众展现他的欧游摄影,同时也向同仁提供另外一种讨论摄影的可能性。

        王临乙喜欢摄影,他自己有一部相机,这是他能拍摄这批照片的基本前提。但他从未将这批照片以任何方式公布,只是精心地将它们插放在影集里。不公布,显然意味着王临乙没有自诩摄影家的企图,而精心保留也不见得只是出于纪念的需要,这其中有对作为艺术的摄影的自我欣赏和陶醉。

        根据照片信息,这批照片主要是王临乙和曾竹韶两人结伴在欧洲旅游的记录(其中也夹杂个别王临乙在法学习拍摄的教室和模特儿),内容主要包括海滨城市港口海岸、山区风景以及古希腊废墟,这些照片非常讲究构图,也善于抓拍特殊光影下的景物,图像呈现富有艺术美感和意境。由这些照片看过去,似乎可以碰到青年王临乙平和而又幸福地打量着这个世界的目光——那是一种干净的、青春的目光。

        曹庆晖/文


            :本站上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的观点,不代表[雕塑家网]的立场,也不代表[雕塑家网]的价值判断。
        推荐艺术家/ARTIST
        艺术商城/TRANSACTION
      Processed in 0.084(s)   13 queries
      update: